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

發布時間: 2017-07-30 18:45:30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王振紅
關鍵詞: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十三五


第三節 分類防治土壤環境污染


推進基礎調查和監測網絡建設。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開展電子廢物拆解、廢舊塑料回收、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歷史遺留尾礦庫等土壤環境問題集中區域風險排查,建立風險管控名錄。統一規劃、整合優化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充分發揮行業監測網作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補充增加設置監測點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監測項目,提高監測頻次。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建成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基本形成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到2020年,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實施農用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按污染程度將農用地劃為三個類別,未污染和輕微污染的劃為優先保護類,輕度和中度污染的劃為安全利用類,重度污染的劃為嚴格管控類,分別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內優先保護類耕地面積減少或土壤環境質量下降的縣(市、區)進行預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環評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縣(市、區)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加強對嚴格管控類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繼續在湖南長株潭地區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到2020年,重度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面積力爭達到2000萬畝。

加強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建立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強制調查評估制度。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污染地塊修復與土地再開發利用協同一體的管理與政策體系。自2017年起,對擬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用地,以及用途擬變更為居住和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企業用地,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已經收回的,由所在地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開展調查評估。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城市規劃和供地管理,土地開發利用必須符合土壤環境質量要求。暫不開發利用或現階段不具備治理修復條件的污染地塊,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劃定管控區域,設立標志,發布公告,開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氣環境監測。

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針對典型受污染農用地、污染地塊,分批實施200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加快建立健全技術體系。自2017年起,各地要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合理確定土地用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地區城市和礦產資源枯竭型城市等污染地塊集中分布的城市,要規范、有序開展再開發利用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長江中下游、成都平原、珠江流域等污染耕地集中分布的省(區、市),應于2018年底前編制實施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方案。2017年底前,發布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責任方終身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全過程監管制度,嚴格修復方案審查,加強修復過程監督和檢查,開展修復成效第三方評估。

強化重點區域土壤污染防治。京津冀區域以城市“退二進三”遺留污染地塊為重點,嚴格管控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土壤環境風險,加大污灌區、設施農業集中區域土壤環境監測和監管。東北地區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采取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輪作休耕等措施實施綜合治理。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化工、電鍍、印染等重污染行業企業遺留污染地塊為重點,強化污染地塊開發利用環境監管。湘江流域地區以鎘、砷等重金屬污染為重點,對污染耕地采取農藝調控、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嚴格控制農產品超標風險。西南地區以有色金屬、磷礦等礦產資源開發過程導致的環境污染風險防控為重點,強化磷、汞、鉛等歷史遺留土壤污染治理。在浙江臺州、湖北黃石、湖南常德、廣東韶關、廣西河池、貴州銅仁等6個地區啟動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第五章 實施專項治理,全面推進達標排放與污染減排


以污染源達標排放為底線,以骨干性工程推進為抓手,改革完善總量控制制度,推動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治污減排,加強城鄉統籌治理,嚴格控制增量,大幅度削減污染物存量,降低生態環境壓力。


第一節 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


工業污染源全面開展自行監測和信息公開。工業企業要建立環境管理臺賬制度,開展自行監測,如實申報,屬于重點排污單位的還要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實施排污口規范化整治,2018年底前,工業企業要進一步規范排污口設置,編制年度排污狀況報告。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完善重點排污單位污染物超標排放和異常報警機制,逐步實現工業污染源排放監測數據統一采集、公開發布,不斷加強社會監督,對企業守法承諾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2019年底前,建立全國工業企業環境監管信息平臺。

排查并公布未達標工業污染源名單。各地要加強對工業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全面推進“雙隨機”抽查制度,實施環境信用顏色評價,鼓勵探索實施企業超標排放計分量化管理。對污染物排放超標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后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限期停業、關閉。自2017年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制定本行政區域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確定年度工作目標,每季度向社會公布“黃牌”、“紅牌”企業名單。環境保護部將加大抽查核查力度,對企業超標現象普遍、超標企業集中地區的地方政府進行通報、掛牌督辦。

實施重點行業企業達標排放限期改造。建立分行業污染治理實用技術公開遴選與推廣應用機制,發布重點行業污染治理技術。分流域分區域制定實施重點行業限期整治方案,升級改造環保設施,加大檢查核查力度,確保穩定達標。以鋼鐵、水泥、石化、有色金屬、玻璃、燃煤鍋爐、造紙、印染、化工、焦化、氮肥、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行業為重點,推進行業達標排放改造。

完善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實現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入園企業應在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接入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總排口應安裝自動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開展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規范化改造示范。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