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遺漏不可避免
中國證券報: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工資為32736元,同比名義增長12%。你如何看待這一增速?工資收入是否存在“被增長”或者“被低估”的情況?
劉元春:去年工資名義增長12%,實際上是一個較高的增速。去年物價漲幅總體呈負增長局面,實際收入增長已經達到了高位。部分人反映自己工資“被增長”,的確反映了統計口徑與老百姓感受方式存在很大差異。比如,轉移支付是統計在城鎮可支配收入中的,但轉移支付很大程度上是給予特殊人群的,普通居民對此可能感覺不明顯。
另外,不同居民對于收入感受差異是非常大的。對于擁有較高灰色收入的人群,工資“被增長”的感受就不明顯,而工資收入較低或增長不多的居民就感覺很明顯。此外,我國現行工資收入統計采取抽樣調查方式,統計體系可能也需要進一步健全。
對于人們的正常收入部分,近年來收入分配的擴大也是重要原因。這不僅僅是統計體系調整問題,更是社會改革和進步的一部分。
左小蕾:對于一些高收入者來說,肯定會有收入漏報、工資“被低估”等問題存在。這些收入可能也是通過合法渠道取得的,但統計上可能有很大的遺漏。統計局對于工資收入的原始統計體系是什么樣的,不清楚,再加上這個指標是抽樣統計,能否及時抽到新的數據來源樣本就不清楚了。去年12%的工資增速是不慢的,這有可能是把獎金之類的收入統計進去了。很多企業或事業部門的工資不會年年調整,但有可能發放一些補貼或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