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給出的戰略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我國自2008年以來的第十八個區域經濟規劃正式獲批,此次被批復的長三角區域發展總體布局框架確定為“一核六帶”。
昨日(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宣布,國務院已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這是繼200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后,再次提升長三角地區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決策部署。
“一核六帶”獲批
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是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參加《規劃》制定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楊桂山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的最重點內容在于,通過空間布局、有序分工,實現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
早在2006年就被專家學者提出的“一核六帶”也正式獲批。
楊桂山介紹,《規劃》明確了未來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定位為以上海為“核心”,構建六條各具特色的城市與產業發展帶。
據悉,《規劃》的內容還包括長江三角洲地區內蘇北、滬寧、杭州灣等區域的具體劃分;各區域內將振興的重點產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
此前,國務院批復了珠三角地區區域發展規劃。楊桂山認為,長三角區域規劃的定位更高,《規劃》給出的戰略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規劃》為長三角地區制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明確八大重點方向
據國家發改委地區司有關人士介紹,《規劃》提出了城鎮發展與城鄉統籌、產業發展與布局、自主創新與創新型區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與公共服務、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對外開放與合作等八個方面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并明確了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著名區域經濟學家楊開忠曾參與了長三角區域創新體系規劃的編制,他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創新是長三角地區發展的關鍵,這包括確立知識財產在全球范圍的總優勢和在全球布局網絡的規模優勢兩方面。
記者昨日獲悉,《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也即將出臺,定位也是世界城市區域。
楊開忠表示,當前,我國建設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城區區域的議題已成為一種國家戰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規劃均是力圖建設世界城市的區域規劃。
產業格局“洗牌”
“這意味著以省市行政區劃為中心的產業格局將由此打破”,參與制定《規劃》的上海市社科院經濟與區域研究室主任陳維表示,《規劃》的最大特點是,將使長三角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空間形成整體布局,而不像之前從一個小的區域來考慮。
比如,原來以毛紡為主要特色的浙江嘉興,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正逐步發展為軟件等高新技術為特色的區域,承接上海高新產業的輔助產業鏈。
盛世太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立民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長三角區域規劃實施以后,將會形成類似于當年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融合一樣的發展軌跡,即香港的制造業起初向深圳轉移,之后又向東莞轉移這樣的趨勢。
陳立民認為,上海的傳統制造業向浙江和江蘇等地轉移,將有助于提升江浙兩省的制造水平,在此基礎上,工業地產和住宅也將更受青睞。
上海益尚精密螺絲有限公司總經理尚金奎認為,根據《規劃》,各種產業集群將在未來形成,配套工廠將會在大的工廠周圍出現,產品的運輸物流成本將由此降低。(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