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包括600多種商品和服務,是個綜合的平均數
主持人:價格統計與價格指數之間是一個什么樣關系?價格指數有哪些特性?
魏貴祥:價格指數是價格統計的最終成果。通過價格的搜集,最終要計算出這個價格指數。價格指數是一個綜合的平均數。我們計算的CPI包括了600多種商品和服務項目,是一個各種商品的綜合平均數。比如說肉價漲了,但是手機降價了,最后平均下來是這么一個情況。
計算價格指數有兩個條件:一是商品的價格,二是各類商品的權數。所謂的權數就是每一種商品在居民家庭生活當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手機一人一部就夠了,而且是多少年才買一次,但是有一些追時髦的人可能幾個月就換一個。又比如菜和糧食要天天吃,所以權重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根據是全國住戶調查,城鎮住戶有65000戶,農村住戶有68000戶。居民每天在記賬,他們會把一個月買了什么都記錄下來,比如說買菜一共花了多少錢,這就是它的權數。比如說總支出花了100元,可能食品就占30%,因為這是一個典型家庭。如果是老年人,這個家里面只有夫婦兩個人,可能就沒有教育費的支出,他可能在醫療、保健品方面支出就比較大。年輕人保健品方面支出就比較少,但是年輕人由于要教育子女,自己也要充電,可能這方面的支出就會高一些。而且這里面高收入和低收入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調查當中也是分高收入和低收入的,但是平均下來就是這么一個概念。我們選擇這種商品,因為它是13萬居民平時生活中大量經常消費的。
2007年中國的物價漲得比較多,全年都在上漲,因為2006年的11月份糧食先漲價,到2007年5月份豬肉價格開始上漲,因為我們供給比較少,因此引發了這一輪的物價上漲。2008年2月份,我們的物價指數當月到了8.7%,以后就逐月在下降。當時有很多人就以為豬肉推動了價格,有人戲稱當時的國家統計局CPI是“豬指數”,因為豬肉的權重占到CPI中食品類的1/3左右。因為肉的比重是根據十幾萬戶的家庭消費計算出來的,基本反映城市或者農村居民消費的一個情況。因為大多數平均下來嘛,有的可能更高,但是有的比這還要低。任何一個國家的這種CPI都是選的典型家庭的,而不是一戶的,就是這么一個狀況。
CPI統計約有5萬多個點,分布廣泛,數據值得信賴
主持人:請您談談我國CPI、PPI和房地產價格統計的建立、發展與現狀如何?包括CPI、PPI和房地產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與步驟。
魏貴祥:新中國成立以后,首先建立的就是CPI統計,當時叫職工生活費指數,當時就是職工的,現在叫居民家庭的。這個統計是在1953年建立起來的。PPI統計是在上世紀80年代建立起來的。房價指數的建立更晚。過去我們私人不擁有住房,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才開始蓋商品房,才有了房價指數,這是從1997年開始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建立的,2005年就擴大到了70個城市,目前還是70個城市,因為他們比較具有代表性。
目前我們的CPI的統計大約有5萬多個點,分布在全國各地31個省區市,既有百貨商店也有農貿市場,還有一些專業性的商店,原則是商品有代表性,既有鬧市區也有非鬧市區,既有城市,也有農村的。我們要盡量做到平均。全國有550多個市、縣在搞這種調查,分布在5萬多家采集點,而且全國有3000多個專門從事價格收集的調查員在做這項工作。比如說,人們日常鮮活食品類是5天調查一次,比如說肉價、菜價、魚價、水果價這些都是每5天調查一次。服裝一個月要調查2-3次。還有一個月調查一次的,比如說房價,利率、房租、教育費等等都是一個月調查一次,這樣把它歸集起來。
PPI是一個月調查兩次價格,每月8日和18日給我們報數,如果18日沒有賣,就可以給我們報19日的價格,然后取這個月的平均價格,再和去年的同月進行比較。CPI是一個月收集6次價格,取平均數。然后計算規格品的價格,每類里面有商品的基本分類,最后再乘以它的權數。所以最后食品類的就出來了,服裝類的也會出來了。PPI也是這樣的,每一類都是這樣算的。
主持人:我們能夠看到我們的數據是非常值得我們信賴的,因為它是一個平均數,可能在個別的代表性上會有一點出入,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我們這是直接報到國家統計局嗎?
魏貴祥:過去我們的采價員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取價格,然后報到他所在的采價點,主要由調查隊來負責這個工作,首先報到當地的調查隊,再報給省市的調查隊,最后報到國家。國家采取超級匯總的辦法,但是今年也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有很大的改革。我們從去年10月份開始用電子采價系統,就是用手機。調查員到市場取,看到了黃瓜1.5/斤,軟件已經在手機中嵌入進去了,他一按就直接發送到國家統計局了,又方便又快捷,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計算出價格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