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改善了生態環境。一是推進了造林綠化。退耕還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造林總面積的52%,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占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3個多百分點。吳起縣從1999年至今,完成退耕還林237萬畝,林草覆蓋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5%。在最新的遙感影像圖上,一片濃綠色清晰地凸顯了吳起縣的地貌輪廓。二是減少了水土流失。退耕還林增加了地表植被覆蓋度,涵養了水源,減少了土壤侵蝕,提高了工程區的防災減災能力。據四川省定位監測,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0年累計減少土壤侵蝕3.2億噸,涵養水源288億噸,減少土壤有機質損失量0.36億噸、氮磷鉀損失量0.21億噸,境內長江一級支流的年輸沙量大幅度下降,年均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34.5億元。長江水利委員會的專家認為,長江輸沙量減少,退耕還林工程功不可沒。三是減輕了風沙危害。北方地區在退耕還林中,選擇生態地位重要的風沙源頭和沙漠邊緣地帶,采用根系發達、耐風蝕、干旱、沙壓等防風固沙能力強的樹種,林下配置一定的灌草植被,營造防風固沙林,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增加了野生動植物資源。退耕還林保護和改善了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工程區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一些多年不見的飛禽走獸重新出現,生物鏈得到修復。
(二)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一是政策補助增加了農民收入。退耕農戶戶均補助目前已達5000多元,退耕還林補助占退耕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近10%,西部省區的比例更高一些,有401個縣高于20%。二是后續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退耕還林培育的經濟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種植、養殖業,成為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來源。新疆若羌縣農牧民因退耕種棗,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高達7612元,其中紅棗收入占75%。三是生態改善保障了糧食生產。退耕還林調整了土地利用結構,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提高了復種指數和糧食單產,很多地方實現了減地不減收。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25個退耕還林省區市糧食產量2006年比1998年增產57.7億公斤。四是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退耕還林后,工程區生產結構由以糧為主向多種經營轉變,糧食生產由廣種薄收向精耕細作轉變,畜牧業生產由自由放牧向舍飼圈養轉變。陜西延安、貴州畢節、甘肅定西、寧夏固原等生態惡劣、經濟貧困的地區逐步走上了“糧下川、林上山、羊進圈”的良性發展道路,實現了耕地減少、糧食增產、農業增效。
(三)促進了社會轉型,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退耕還林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廣種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來,成為懂市場經濟、有技術的新型農民。據四川省對丘陵地區的調查,大約每退3畝坡地可轉移1個勞動力。2006年,四川省退耕農戶中有400萬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勞務收入217億元,占退耕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3%。二是密切了干群關系。退耕還林政策和補助標準公開透明,并及時兌現。工程區各級領導及林業干部職工深入工程第一線開展指導、檢查、監督等工作,提高了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三是促進了新農村建設。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促進了工程區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