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條期間資產泡沫膨脹,對中國而言絕非福音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研究員張興勝說,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發達國家的3至6倍,住房租售比(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房價之間的比值)超過400倍,而國際上公認的正常范圍為200至300倍。
目前,上海市已有13家樓盤銷售價格突破10萬元/平方米,周邊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價格達到3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比比皆是,這些都反映出我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程度。
江蘇銀監局局長于學軍認為,比泡沫本身更嚴重的,是我國缺少抑制泡沫膨脹的有效機制和社會動力。抑制房地產泡沫主要依靠政府對市場投機活動的抑制,新加坡、英國、瑞典等國均有卓有成效的措施抑制房價。我國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政策,鼓勵居民直接進行住房投資,將房地產作為社會投機工具使用,推高房價遂成為地方政府增加非稅收入的基本途徑,因而抑制房地產泡沫就一直缺少出臺的社會動力,導致1993年、2006至2007年、2009年出現周期性的房地產泡沫。
專家們表示,資產泡沫總會破裂的,世界各國概莫能外。從美國發生的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產泡沫情況看,泡沫持續的時間往往比人們預想的要長,但泡沫破裂的速度遠遠快于人們的預期。
當前經濟尚未企穩,全球經濟還在蕭條期的情況下資產泡沫膨脹,對中國而言絕非福音。泡沫加速膨脹后一旦貨幣政策調整、社會預期改變,泡沫隨時可能破裂,將動搖市場信心,居民財富損失和金融機構資產損失都會嚴重影響經濟復蘇。
專家
京滬未來十余年房價已被透支災難性后果將比日本更可怕
學者羊慧明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國內一線城市房價繼續被哄抬炒高,將可能重蹈東京樓市“急漲長跌”的覆轍。一些經濟界人士認為,當前我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很高,風險已經很大,前車之鑒不能不重視。
事實上,北京、上海的人均收入還不到東京的1/10,而房價已比肩東京,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公寓(清水房)房價達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即以家庭戶均年收入6萬元計算,房價收入比已超過30倍。
京滬人均收入要達到東京的水平,起碼還要15年。換言之,京滬房價已經把未來十余年的空間都透支了。日本的地產泡沫是一個富裕社會的泡沫,都拖垮了日本經濟,而中國還是一個整體不富裕的社會,出現超過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其災難性后果將比日本更可怕。
專家們認為,我國并不是沒有發生過房地產危機。海南、香港都曾因房地產泡沫破裂受嚴重拖累,深圳去年的房價大跌引發部分樓盤業主集體“斷供”,風險陡然出現;杭州房價下跌幅度曾達到幾千元,市場低迷持續時間超過其他城市。
從一個國家來看,房地產沉淀的社會資金越多,對其他領域的發展越不利,沒有一個國家因房地產發達而成為世界強國。從一個企業來看,沉迷在房地產就會喪失斗志,荒廢主業。
日本泡沫經濟時代購買不動產越多的大企業,受到的拖累就越大。當前,內地樓市正在克隆香港的模式:一旦把“地王”炒高到世界之最的天價,拿得起地的開發商就越少,最后形成寡頭壟斷,他們就可以隨意拔高房價,牟取驚人的暴利。
靠非理性瘋狂拉高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拉動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并可能使整體經濟和社會受害,最終榨干社會財富。內地不可能仿效香港的房市,仿效香港地產模式將禍害中國社會。
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鄧華寧、葉鋒、李美娟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