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京滬深二手房成交量齊跌 金九銀十中房價或有調整 專家:慎出手 -河南平頂山礦難致35人死 駱琳趕赴現場 "醉駕案"二審改判無期 -中國擬規定審計人員可通過媒體報道識別違法行為 工作重點 全文 -鋼鐵有色兼并重組意見將發布/受益股 十大產業規劃細則年內出臺 -美或對中輸美紡織品提起特保調查 風電產業過剩 被外國圖紙拖垮 -中國外儲60年增近14000倍 入世以來為全球提供五萬億美元市場 -保監會擬為境外資金參股保險公司松綁 證券營業部將設技術門檻 -部分央企燃油期權交易巨虧 國資委力挺境外維權 或拒付央企浮虧 -上半年7萬億天量信貸僅4%流向上市公司 劉明康:當前信貸沒問題 -衛生部:31省市區已全部報告甲流確診病例
首頁>>宏觀經濟
統計局:中國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經濟總量世界第3(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08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二、商品和服務實現由嚴重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主要工農業產品的供給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建國以后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短缺是我國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商品和服務的供給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的生活需要。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逐步建立,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大為增強,長期困擾我國的商品短缺問題逐漸成為歷史。  

    農產品供給不僅解決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還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重要支持。糧、棉、油、糖的發展變化最能體現建國以來我國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巨大進步。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只有11318萬噸,人均209公斤;1978年糧食總產量緩慢增長到30477萬噸,人均產量增加到319公斤。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對農業的強力支持和農業科技的進步使糧食產量進入快速增長期,1984年超過4億噸,1996年超過5億噸,2008年達到52871萬噸,與1949年相比,糧食產量增長3.7倍,人均產量增長91%;棉花產量1949年只有44.4萬噸,1978年升至217萬噸,2008年達749萬噸,與1949年相比,增長15.9倍,人均產量增長5.9倍;油料產量1949年只有256萬噸,1978年發展到522萬噸,2008年達2953萬噸,比1949年增長10.5倍,人均產量增長3.7倍;糖料產量1949年只有283萬噸,1978年為2382萬噸,2008年迅猛發展到13420萬噸,與1949年相比,增長46.4倍,人均產量增長18.4倍。肉類、水果和水產品的迅速增長則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從量的滿足到質的追求的變化過程。豬牛羊肉類產量1952年只有339萬噸,人均5.9公斤,1978年產量865萬噸,人均9.0公斤,2008年產量5337萬噸,人均增加到40.3公斤;水果產量1949年120萬噸,人均2.2公斤,1978年產量657萬噸,人均6.9公斤,2008年產量19220萬噸,人均145.1公斤;水產品產量1949年44.8萬噸,人均0.8公斤,1978年產量465萬噸,人均4.9公斤,2008年產量4896萬噸,人均37.0公斤。

    

    圖9 1949-2008年糧食產量  

    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解決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問題,而且還使我國逐漸成為一個世界制造業大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成倍增長。2008年與1949年相比,紗產量由32.7萬噸增加到2149萬噸,增長64.7倍;布由18.9億米增加到710億米,增長36.6倍;糖由20萬噸增加到1449萬噸,增長71.5倍;原煤由0.32億噸增加到27.93億噸,增長86.3倍。電視機、電冰箱、照相機、洗衣機、計算機、空調器等一大批新興電子產品產量也從無到有,在改革開放以后呈迅猛擴張之勢。電視機由1958年的0.02萬臺增加到2008年的9033萬臺,電冰箱由1956年的0.03萬臺增加到2008年的4757萬臺;房間空調器由1978年的0.02萬臺增加到2008年的8231萬臺。隨著工業基礎建設的加強,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張,我國由一個只能制造初級工業產品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根據聯合國工發組織資料,按照2000年不變價計算,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額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制造業占世界比重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其中,煙草類占比49.8%,紡織品類占比29.2%,衣服、皮毛類占比24.7%,皮革、皮革制品、鞋類占比33.4%,堿性金屬占比23.8%,電力裝備占比28.2%,其他交通工具占比34.1%;有15個大類名列前三;除機動車、拖車、半拖車一個大類外,其他21個大類所占份額均名列世界前六位。而在發展中國家中,除機動車、拖車、半拖車一個大類名列第十一位外,其他21個大類所占份額都名列第一位。

    

    圖10 1949-2008年粗鋼產量  

    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基本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對服務業的需求,還在與第一、第二產業的良性互動中催生了大量新興產業。建國初期到1978年,第三產業發展緩慢,195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只有191億元,1978年增加到873億元,年均實際只增長5.4%。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第三產業對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的深化,第三產業迅速發展,200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已經達到120487億元,比1952年實際增長84倍,年均增長8.3%。其中,交通運輸增加值由1952年的29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6590億元,實際增長113倍,年均增長8.8%。批發和零售增加值由80億元增加到23101億元,實際增長49倍,年均增長7.2%。金融、房地產等新興服務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壯大。金融業增加值由1952年的11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6817億元,實際增長242倍,年均增長10.3%。房地產業由1952年的14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2720億元,實際增長85倍,年均增長8.3%。不僅如此,伴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一些新興產業也如雨后春筍,在改革開放30年中萌芽并迅速發展起來。  

    工農業產品產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解放初期,我國沒有一種農產品產量達到世界第一,工業中鋼產量僅居第26位,原油僅居第27位,發電量僅居第25位。經過60年的發展,2007年主要農產品中,谷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茶葉、水果等產品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別居第三、四位。主要工業產品中,鋼、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發電量居第二位。原油產量居第五位。其他主要產品產量的位次也明顯前移。  

來源: 中國證券報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我國GDP升至世界第四 已成為中等偏下收入國家
中國人均GDP超$2000 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浙江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 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國家信息中心預計今年我國GDP同比約增8%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2009年我國GDP預期增長約8%
央行官員稱09年我國GDP增長可能超8% 工信部:工業增速確保12%
央行副行長稱09年我國GDP增長可能超8%
股票市值超日本 我國GDP要趕超日本尚需時日
圖片新聞:
統計局:中國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經濟總量世界第3
國家欲對機動車污染征稅 環境部已達成共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