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貿易摩擦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此外,歐盟、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正在提高或準備提高針對我國石化產品的技術貿易壁壘。
“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對石化產品的需求不斷萎縮,為了維護國內企業的利益,國際貿易爭端正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一些國家開始利用WTO規則,或濫用WTO規則,來制裁競爭對手,維護本國企業利益。”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王子敏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達了深深的擔憂。
事實上,受到世界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我國石化產品面臨愈發嚴峻的出口形勢。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行業進出口總額1362.67億美元,同比下降36.5%。其中,進口總額927.09億美元,同比下降38.4%;出口總額435.58億美元,同比下降32%,呈持續下降的趨勢。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石化行業中對外市場依賴性較大的,如橡膠制品、無機原料制造、化肥等行業,需要一定的出口平衡國內的生產,以緩解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而當下由進口國發起的貿易保護爭端無疑將加劇國內石化行業出口形勢的惡化。
王子敏提醒記者注意,在此次輪胎特保案中,中國的行業協會和企業采取的是游說的方式,而不是從法律上進行抗辯,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在法律上并沒有優勢。
而近段時間以來,國際貿易糾紛中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比重在不斷增加,這兩類國際貿易糾紛不像反傾銷一樣,可以在法律上進行抗辯,只能對當地政府和行業協會進行游說。
“在此之前,相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等都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我認為在類似于特保案的貿易摩擦中,盡管應對工作難度很大,但我們仍要不氣餒不放棄,發揮更大的作用。”
王子敏強調,當企業面臨起訴時要積極應對,不能往后撤也不能躲。“此外,出口企業應當規范自己的市場行為,增強自律意識。在產品出口上要多一些協調,少一些惡性競爭。不要壓低出口價,面對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萎縮的現狀,要實施限量保價,根據市場需求把多余的量降下來,并利用此機會,調整好產品結構產業結構,把優勢產業發展起來,把工藝落后、能耗高、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產品產能要砍掉,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張一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