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堪憂,國內金融風險上升
1.全球金融動蕩、世界經濟減速,國際環境陰云密布
2008年9月份以來,美國“兩房”、AIG因陷入困境被美國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破產、美林因巨虧被收購,一系列的爆炸性事件掀起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并向全球信用危機演變,出現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金融動蕩。除美日歐三大經濟體金融領域動蕩不堪外,一些抵抗力較弱的小國已被金融危機陰影籠罩。10月上旬,全球金融動蕩把北歐小國冰島拖到了“國家破產”的邊緣。按照標準普爾發布的評級報告,韓國、阿根廷、烏克蘭、土耳其、匈牙利等新興市場國家都可能步冰島后塵。目前這場全球金融風暴還沒有見底的跡象,未來將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時候結束,還是未知數。筆者估計只有到美國房價止跌,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平抑下來后才會迎來轉機。
全球性金融動蕩產生的負財富效應、信用緊縮效應對各國經濟的沖擊愈演愈烈。盡管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政府緊急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并不能挽救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的命運。美國經濟2008年第三季度環比下降0.5%。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NBER)商業周期測定委員會則提出,美國經濟自2007年12月已步入衰退。繼2008年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2%后,歐元區15國第三季度GDP再度下降0.2%;日本GDP第二季度環比下降0.9%,第三季度再次下降0.1%,歐元區和日本也已正式步入經濟衰退。全球金融風暴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興風作浪的同時,也蔓延到俄羅斯、香港、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新興市場國家除股市暴跌、匯率大幅貶值外,經濟增長前景也堪憂。目前來看,經濟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國經濟周期同步性將放大金融動蕩對世界經濟的拖累,世界經濟前景暗淡。
2.內憂外患,中國經濟和金融平穩運行困難重重
全球金融風暴和世界經濟增長減速是中國經濟的“外患”。外部環境的降溫和全球需求的萎縮必將拖累我國出口,并加劇我國經濟的減速和結構調整。美歐日三大市場直接和間接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的近50%,美歐日經濟已經出現衰退,進口需求會減少,將對我國出口造成較大影響。
中國經濟的“內憂”主要在于國內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2006-2007年,我國房地產價格在經濟增長強勁、人民幣升值、需求旺盛等因素推動下快速上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2008年以來,國內房價漲勢明顯放緩,8-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連續五個月環比下降,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的同比漲幅由1月份的11.3%一路下行,12月份變為同比下降0.4%。房價的回落預示著我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調整期。如果國內居民一直保持“持幣觀望”心理,前期進入我國房市的“熱錢”大規模回流,則國內房地產泡沫可能破裂,房地產市場存在“硬著陸”的危險。房地產泡沫破裂對經濟和金融的沖擊是致命的。上世紀8、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曾使日本經濟蒙受“失去的十年”,當前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直接引發次貸危機,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都在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3.經濟增長存在過快下滑風險,“保增長”成為首要任務
由于我國經濟步入周期性下滑階段,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已經出現減弱,而全球金融風暴和外需萎縮無疑將加劇我國經濟減速進程,使我國經濟增長面臨過快下滑的風險。首先,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我國出口低增長已成定局。其次,消費增長后勁不足。盡管目前消費增長形勢較好,但從居民收入、住房和汽車兩大消費熱點來看,消費持續升溫恐難持續。2008年1-11月,我國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8%;全年汽車銷售同比增長6.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5.14個百分點。受居民收入實際增幅下降和股票市場低迷造成的“負”財富效應的影響,我國消費者信心和預期在降低。2008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8%,分別比上年回落3.8和1.5個百分點。三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3.8,比去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消費者預期指數為96.2,比去年同期回落3.4個百分點。再次,投資增長有減速苗頭。由于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整,占城鎮固定資產超過20%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在2008年7-12月連續五個月放緩,隨著住房銷售的持續下降,房地產投資會進一步減少。
4.通貨膨脹警報基本解除,“控通脹”已無必要
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物價形勢持續好轉。5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進入下降通道,環比變化率則在5-12月的8個月中,有5個月出現負增長。PPI同比漲幅則從8月份的10.1%迅速下滑,12月份為同比下降1.1%。發端于2007年下半年的國內新一輪通貨膨脹具有明顯的國際傳導色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一路高漲給我國帶來了輸入型通脹壓力。而今年9月份以來國際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價格暴跌宣告國際輸入性通脹壓力解除。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大幅下挫,目前已跌破每桶50美元。PPI與CPI的雙雙回落,預示著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最終消費環節,物價上漲的勢頭已經出現根本扭轉,國內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價格“洪峰”已過,國內通脹壓力明顯減弱,通脹警報基本解除。考慮到當前經濟增速放緩、需求減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未來CPI與PPI走低的壓力較大,明年我國出現通貨緊縮的風險在加大。
5.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風險上升,信貸緊縮的可能性增大
2009年商業銀行面臨來自兩方面的不良資產風險:一是隨著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經營環境趨緊,盈利增長也開始下降,部分企業資產負債情況趨于惡化,還貸能力和還貸意愿減弱,銀行信用風險上升。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領頭羊——珠三角和長三角,均出現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而近期,浙江、廣東等地又接連出現大企業和龍頭企業倒閉事件。工業企業盈利增長在放緩。2008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9%,比1-5月回落1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回落31.8個百分點。
二是房地產行業面臨調整,房地產業貸款風險顯著上升。在2006-2007年房價高漲時,我國商業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快速擴張。目前與房地產有關的貸款占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比重已超過1/5 。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全面、持續的大幅下跌,則商業銀行積累的房地產信貸風險將快速釋放。
商業銀行放貸具有很強的順周期性,即在經濟增長提速、經濟景氣度較高時,商業銀行傾向于積極放貸,而當經濟增長增速減慢,經濟景氣度下降時,商業銀行往往會出現出現“惜貸”傾向。2009年,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在增大,多數已實現股份制和公開上市的銀行將更為注重主動的風險控制,因此可能出現惜貸現象。在銀行惜貸的同時,在經濟基本面不樂觀、金融動蕩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和居民的貸款需求也會萎縮。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顯示,2008年三季度貸款需求指數為67.4%,較上季出現明顯回落。在銀行惜貸和企業、居民貸款需求下降的雙重作用下,2009年存在信貸緊縮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