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前中國區域整合趨勢凸現的三大戰略背景
一體化與區域化是相伴而行的兩個進程。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使市場、技術、人才、資源的區域界限被打破,經濟領域中的競爭開始更多的表現為區域與區域之間在產業分工和產業價值鏈中所處位置的競爭,空間的區域整合將是重新確立中國經濟新競爭優勢的主要方式。 當今區域整合已經成為國際潮流,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區域整合也正在加速。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板塊,到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推進,東、中、西、東北等各個經濟區域全面崛起,呈現出區域經濟積極輪動發展的多級格局,出現這一趨勢主要源于三個方面:
(一)借助區域整合實現經濟轉型是實踐科學發展觀,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的最佳選擇
中國經濟當前處于周期回落和結構調整的壓力集聚期,全球滯漲壓力和國內轉經濟轉型對經濟的影響,同時體現在經濟總量增長放慢和經濟結構出現調整等兩個方面。經濟增長減速為經濟轉型鋪路。在轉型過程中,由于結構調整而帶來的經濟增長回落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陣痛過程,也是走向成熟的代價。在經濟調整與轉型壓力的疊加之下,如何促進經濟增長,降低經濟轉型中的陣痛和成本,實現平滑轉型,自然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關鍵和重點。中國要探索新的經濟發展路徑有兩條:一條路徑是從空間上觀察的,資源要素的區域整合優勢,它將直接決定著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另一條路徑是從時間上觀察的,主導產業升級、輪動帶動經濟轉型的路徑。把這兩條路徑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架構。
根本上來講,科學發展觀對中國改革開放、現代化起飛新階段,具有統攝全局的戰略指導作用。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既強調空間上的結構優化,又強調時間上的動態均衡,是充分把發展在時間上的動態均衡與空間上的結構優化結合起來,跨越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辯證地統一起來的發展觀。
區域整合是在區域經濟層面上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最好佐證。從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看,較為粗放的低端生產力逐漸調整轉移,新的高端生產力正在集聚,但還未真正釋放能量。從總量上看,近幾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仍未改變,根據地區GDP計算的地區經濟發展離散系數(反映的是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異情況,值越大,說明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越大,反之則越小)繼續呈擴大趨勢,即2002至2006年分別為0.806,0.821,0.823,0.840,0.848。然而中國的競爭優勢也就產生于區域的二元結構差異。由于中國幅員遼闊,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區位優勢各異,利用這一中國獨具的多元化優勢,可以通過區域整合和借勢,利用增量調整和存量調整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從“以時間換空間”向“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區域整合是解決區域協調發展與經濟轉型的雙重困境的最佳選擇,它不僅能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重新布局產業鏈、而且能減少轉型陣痛與成本,促進區域經濟獲得發展紅利,從而實現區域優化、結構重組的跨越式發展,更直接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意義。
(二)區域整合是推進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中國經濟增長的下一個重點是工業化、城市化釋放出巨大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生產力能量,因此,區域整合要置于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縱深推進的時代大背景下去思考。經濟學理論中以城市化率(%)判定工業化的標準是:低于32%為工業化的準備期、低于36 %為工業化初期、低于50%為工業化中期、低于65%為工業化成熟期、高于68%為進入工業化后期的第三階段即經濟穩定增長階段。 2007年根據有關測算,我國城市化率為43%,正處于工業化初中期階段,已進入城市化拉動工業化階段,而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區域經濟合作更加活躍,產業區際分工更加合理、一體化程度極高的經濟板塊越來越多、區域之間良性互動的格局漸漸形成的格局凸現。
另外,從經濟規模上看,我國三大區域經濟總量對國民經濟總產值貢獻度的挖掘潛力還很大。世界知名的城市群經濟圈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相當高,例如美國以大紐約區、大洛杉磯區、五大湖區代表的三大城市群的GDP總量達到6.7萬億,約占全美國GDP的67%(三分之二強)。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總量達到2.86萬億美元,約占日本全國GDP總量的69%(三分之二強)。而2008年上半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占到全國總量的17.5%、9.4%和9.5%,中國三大城市群的GDP對于全國GDP總量的貢獻率只有36.4%(三分之一強)。相比之下,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載體和戰略制高點,中國三大城市群和經濟圈遠未形成國家財富積聚的戰略平臺。如何改變中國三大城市群“引擎”不足的局面,就迫切需要區域高效整合,提升總體競爭力,實現效益最大化。
(三)區域整合是我國主動實現產業內升級與產業域際轉移的高效途徑
國內的產業轉移實質上是全球產業轉移的延伸。由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國際經濟規則核心是保證現行的國際分工體系秩序不受挑戰,保證發達國家在分工體系的頂端位置。如果我們安于目前的分工體系,有可能陷入“分工陷阱”,被鎖定在低水平的分工鏈條上。區域整合伴隨著產業轉型/遷移。立足于全球產業分工的大視角,通過區域整合,“中國制造”或許可以找到一條通過重新規劃區域發展、升級產業鏈,主動完成產業轉型的戰略發展路徑。
事實上,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也與國際產業轉移的全球大背景緊密相關。以低端制造業發家、依賴大量廉價勞動力,珠三角的發展模式是建立在與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緊密聯系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上,直接參與國際產業鏈的循環;而長三角的制造業一開始就跨越了單純的來料加工生產模式,借助國際資本在本地孵化,形成了高層次的配套經濟模式,是典型的既與亞歐及其他國際市場緊密聯系,又與國內市場緊密聯系的經濟模式。當前隨著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隨著人民幣升值、出口萎縮等因素的倒逼,傳統發展模式既有的缺陷會被極度放大。在全面進入痛苦的調整期后,長三角、珠三角正在謀思求變,力求盡快實現產業升級與區際轉移,因此在區域整合過程中互補性產業轉移和產業承接日益成為熱點和重點。
新一輪產業轉移當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種理性和客觀。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區域轉移的行為目標模式是市場導向型和綜合資源利用型的,產業轉移通過市場擴張、產業分工、資源綜合利用和企業重組等途徑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積極影響。例如作為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首選地的江西省贛州市,就憑借自己銅、合金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的資源基礎優勢,通過珠三角區域的產業梯度轉移,使產能及要素分布優化,不僅使泛珠三角經濟區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將迅速帶動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實現區域整合后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