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政策措施
大豆加工是整個大豆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必須從戰略高度加強對大豆加工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和產業引導,促進大豆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一)科學規劃,加強政策指導
大豆主產區和沿海大豆加工區要從保障國家食物安全的戰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發,做好本地區大豆加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強政策指導和產業發展引導,嚴格控制大豆油脂產能盲目擴張,避免無序競爭。單個大豆油脂加工企業(集團)大豆油脂實際大豆年加工量達到全國總量15%以上,原則上不再準予其新建和擴建大豆油脂加工項目。
(二)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
嚴格執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通過聯合、兼并和重組等形式,有重點地扶持一批加工量2000噸/日以上產、加、銷一體化,跨地區的大豆油脂加工企業(集團),推動行業發展上水平上規模。鼓勵企業收購國產大豆。
(三)推進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加大對大豆加工技術的投入力度,加強科技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升級。
提升大豆加工技術。大豆油脂加工業要淘汰常壓蒸發工藝及一批技術落后、能耗高、污染大、消防設施不達標,尤其是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小規模大豆油脂加工廠;鼓勵使用大豆脫皮技術、大豆膨化后浸出技術,提高出油率及生產高蛋白豆粕;鼓勵榨油和精煉配套生產,加強開發以豆粕和豆油為原料的新產品(發酵豆粕、健康營養油等);鼓勵使用PLC控制的自動化生產工藝;深入研究并推廣使用污水回收利用技術。
大豆深加工業要著力研發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大豆蛋白酶解技術、豆渣提取大豆纖維素技術、豆清廢水提取大豆低聚糖和異黃酮技術、大豆肽生產及脫苦技術、大豆蛋白表面修飾技術、乳品蛋白生產技術,以及提高大豆蛋白得率及蛋白凝膠性、分散性和溶解性技術和降低大豆蛋白豆腥味及黏度技術;加強大豆蛋白在主食制品中的應用技術研發;推進傳統大豆制品加工工藝技術工業化;淘汰能耗高、水耗高、廢水排放不達標、投資大、成本高、效益差的大豆分離蛋白生產線。
研發大豆加工設備。重點研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油料預處理設備、提高原料浸出量的高效大豆脫皮及皮仁分離機、高效油脂浸出器、大型低溫脫溶機、提高大豆蛋白生產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大型高速離心分離機、大型大豆蛋白節能干燥機、大型蛋白食品擠壓膨化機等設備。重組整合一批糧油加工機械設備制造企業,形成合力,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和裝備制造水平。
豐富大豆加工產品。提升大豆蛋白、磷脂、異黃酮、維生素E、纖維素、低聚糖、皂甙、多肽等具有生物活性的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傳統產品工業化,提高大豆加工綜合利用程度,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四)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資源
實施“走出去”戰略,制定發展規劃,支持企業建立穩定可靠的進口大豆保障體系,初期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2-3家企業作為試點。在具體操作上,可在產地采購大豆,再租賃碼頭,建倉庫和運輸系統,或參股當地農業企業及租賃土地進行種植,并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鼓勵企業到國外建大豆加工廠。
(五)建立引導大豆有序進口的安全保障機制
科學估算我國大豆需求總量和自給率水平,建立大豆進口數量、價格及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引導大豆有序進口。當大豆進口量與預期需求量的差額低于或高于一個月的壓榨水平時,政府通過權威信息機構發布數量警示信息;當進口大豆港口批發價格單月漲跌幅度超過10%或者累計兩個月漲跌幅度超過15%時,發布價格警示信息;當進口大豆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時,發布質量安全警示信息,并采取檢驗檢疫措施。
要積極引導、統籌安排、組織協調對外采購工作,逐步增強國際影響力,提高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
(六)建立大豆商業周轉儲備制度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07]59號文件)規定,鼓勵大型國有糧油加工企業適當增加大豆商業周轉儲備,由國家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具體承儲企業和承儲企業數量。
(七)建立大豆產業信息發布制度
充分發揮并積極擴展國內現有糧油信息機構的職能,完善全社會大豆加工業統計指導和信息服務,建立全面、系統、準確的大豆產業信息報告制度和發布平臺,包括國際國內大豆主產國生產形勢監測評價系統、國內大豆消費量及進口量監測評價系統、國內500噸以上規模油脂加工企業的產銷存動態監測體系。通過國家權威糧油信息機構定期向社會發布。完善大豆加工產品質量體系、清潔生產標準體系、檢測檢驗體系建設。
(八)發展和完善大豆期貨市場
加大期貨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力度,建立暢通的期貨信息傳播渠道,鼓勵和引導大豆生產、貿易、加工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盡快出臺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參與套期保值交易的相關政策,為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大力扶持大豆期貨市場的發展,完善期現貨標準,保證定單套期保值實現和采購暢通。適當擴大大豆交割庫點的范圍。調整有關轉基因產品流通和消費的有關法規,提高和促進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流通性。
(九)通過多種手段穩步發展大豆和花生等其他油料生產
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07]59號文件),加強大豆生產基地建設。著力培育東北及內蒙古高油大豆優勢產業帶,通過合理輪作等方式適當恢復并逐漸擴大大豆面積。加快大豆新品種培育,推進機械化與標準化生產,提升大豆現代化生產水平,提高單產水平,穩定提高大豆總產水平和產品質量。
(十)加強產品標識管理,發揮國產大豆優勢
加強對轉基因食品、非轉基因和轉基因大豆的宣傳教育,讓公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嚴格執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簽的標識》和《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通過財政、信貸、物流等支持政策,引導和鼓勵大豆加工企業使用國產大豆。工商、質檢和農業等部門要明確分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十一)盡快制定、修訂和頒布大豆加工業相關標準
盡快制定食用調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大豆蛋白、大豆肽、大豆纖維、大豆異黃酮、大豆皂甙、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等大豆深加工產品,食用油專用萃取溶劑(溶劑油、正乙烷、異乙烷),油脂加工廠設計規范、油脂設備、油脂設備圖形符號等,大豆壓榨廠生產耗能,大豆壓榨廠污染物排放等標準,盡快修訂頒布榨油用大豆、豆制食品業用大豆、大豆的相關檢驗方法、油脂相關的檢驗檢測方法、豆粕相關檢驗檢測方法等。
(十二)加強輿論引導,提倡健康用油的消費觀念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倡科學健康消費。減少損失浪費,抑制國內食用油消費的不合理增長。大力普及科學、衛生、健康的烹飪方式方法,重點引導商業飲食服務企業轉變觀念,使科學用油消費理念進入餐飲業、走入百姓家庭,為提高中華民族的健康水平打下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