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年耗費7000萬 場館面臨奧運后運營挑戰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8 月 28 日 |
|
中外企業共享商機
在奧運場館的運營商中,“海外軍團”頗為引人矚目。中標“鳥巢”項目的中信聯合體中,金州集團就是1986年成立于美國的企業,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為50多家跨國公司提供在華基礎建設以及環保產業的合作。金州的海外身份也讓中信聯合體享受了北京市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
為了更好地經營“水立方”,“華體世紀”也邀請了悉尼奧運會主體育場運營方澳大利亞澳格登(Ogden IFC)公司,共同組成聯合項目工作團隊。
美國AEG公司則與奧林匹克籃球館的投資方五棵松文化體育有限公司合作,成為了場館的運營商。AEG正是貝克漢姆所在的洛杉磯銀河隊及NBA洛杉磯隊的運營商,1995年依靠低價收購一支瀕臨破產的洛杉磯冰球隊和冰球館發家。早在2007年7月,AEG在決定將亞洲總部設在北京時,其高層就親往北京奧組委,對北京奧運場館表示了濃厚興趣。
AEG奉行“場館(俱樂部載體)-球隊(超級球星)-賽事(贊助商)”三位一體場館運營模式,其中充滿了好萊塢式娛樂營銷的色彩。現已有分析人士推測,運營奧運場館只是AEG進軍中國的第一步,今后其很可那能會收購一些本土俱樂部或包裝一些本土球星。
賽后運營難題多
體育場館的賽后經營是世界難題,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后,場館設施的高額維護費用使長野經濟一蹶不振;而2004年雅典奧運會,希臘投入30多億歐元建設了30多個奧運場館,但賽后,這些場館既沒有進行商業化運作,也未被社會有效利用,基本處于塵封之中,每年1億多歐元的高昂養護成本成了雅典人的心病。雅典市副市長甚至曾經說“雅典奧運會的債務需要希臘未來幾代人來償還”。
雖然對體育場館賽后的經營模式早已構思清晰,但張恒利對“鳥巢”的商用前景也流露出不小的憂慮,“最擔憂的是中國是否有足夠多的市場化運作空間,‘鳥巢’作為文化演出市場,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但辦體育活動就難說了,中國是否能舉辦足夠多的賽事吸引觀眾呢?如今中國足球隊的水平、國家聯賽的質量都還不夠高。”正因如此,國外體育場館成功經營的模式也很難借鑒,張恒利舉了德國安聯體育場的例子:為了舉辦2006年世界杯,德國在慕尼黑修建了體育場,慕尼黑保險公司安聯(Allianz)斥資1.2億買下了30年冠名權。
“一直有好球隊在安聯體育場踢球,很多觀眾去看,但在中國就很難復制這種模式。”
此外,出售冠名權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一個名為“大官人府邸”的博客在8月20日評論道:“這樣一座具有歷史性里程碑的建筑,如果奧運會結束以后,為了增加收入,在國家體育場名字前面冠以商家名稱,特別是跨國公司名稱,簡直是殺雞取卵的行為,無論如何中國百姓都難以接受。”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大型體育場館的冠名權開發還沒有開始,而歐美主要發達國家70%的大型體育場館都售出了冠名權。2000年,美國休斯敦得克薩斯體育場館冠名權以3億美元售出了30年的冠名權,悉尼奧林匹克公園主體育場奧運會后一直虧損,將冠名權賣給澳大利亞電信公司后(Telstra)才盈利。
張恒利有些擔心,“從星巴克在故宮開店的事情,就能看出網民的力量有多大。”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王曉潔發自北京)
|
來源: 新華網 |
|
相關文章: |
|
圖片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