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6月19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從未來一段時期糧食供求關系和糧價發展趨勢看,全球范圍糧食供求關系緊張的局面難以改變,整體糧食價格仍有較大上漲空間。目前全球糧食庫存已降至近20多年來的最低點,國際市場糧食供求趨緊在短期內得不到緩解。解決糧食危機已經到刻不容緩的時候。
文章摘錄如下:
近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全球需求強勁,導致糧食供給相對不足,再加上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直接帶動了糧食生產成本的提高和加劇糧食能源化趨勢以及大幅增加運輸成本等三個因素推動,國際糧價不斷上漲。盡管對于糧食價格的波動眾說紛紜,但供求基本面的變化依然是造成當前國際糧價新一輪上漲的根本原因。
近年來在全球糧價不斷上漲和糧食供求關系緊張難以改變的局面下,全球饑餓問題再度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進一步突出。為應對全球糧食危機,5月3日至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全球糧食安全高級別會議。此前,糧農組織總干事雅克·迪烏夫呼吁:為30年來首遇的全球糧食危機,發達國家要增加資金投入,為貧困地區提供的農業援助應增加10倍,達到每年300億美元。
目前,全球糧食安全存在著多種隱患和危機。
首先是全球糧食產量不斷減少,供求關系發生變化。自1990年以來,全球糧食產量只增加2.3%,而人口增長了10%,到2025年,世界糧食產量必須增長75%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依然處在糧食危機之中。2003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出現上漲,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糧食的供求關系的變化,糧食危機已經擺在面前。出現當前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糧食欠收,連年欠收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化(溫度升高)和水資源短缺造成糧食減產,全球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和人口的增加也是出現當前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
其二是全球糧食儲備與1999年至2001年的歷史最高儲備相比處于較低水平,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只相當于2000年儲備的77.5%。目前世界糧食總產量一直徘徊在18億噸到20億噸之間,缺糧最嚴重的國家正是那些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國家。
其三是糧食生產的不平衡導致了糧食分配與消費的不均。目前全球有37個國家存在糧食短缺危機,迫切需要國際社會提供緊急糧食援助,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糧食危機已嚴重威脅著當今世界和未來的糧食安全,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解決糧食危機已經到刻不容緩的時候。
從未來一段時期糧食供求關系和糧價發展趨勢看,全球范圍糧食供求關系緊張的局面難以改變,整體糧食價格仍有較大上漲空間。目前全球糧食庫存已降至近20多年來的最低點,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攀升和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糧食減產以及生物燃料生產快速增長對糧食需求增加,國際市場糧食供求趨緊在短期內得不到緩解。
據統計,近幾年來全球糧食生產年均增長幅度僅為0.4%,而年均消費卻增長了1%左右。由于全球糧食庫存持續減少、消費需求大幅度增加,進一步帶動糧食價格上漲,預計未來5到10年間全球糧食價格將有可能上漲10-20%,糧食市場波動將進一步加劇。
盡管全球范圍糧食供求關系日趨緊張,但從目前中國糧食供求形勢看,在中國政府支農惠農政策作用下,2007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4年豐收,總產量達到10030億斤,國家糧食庫存充裕,糧食產需基本穩定,糧食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從長遠發展趨勢看,保持糧食供需長期基本穩定的壓力同樣存在,糧食安全基礎還需進一步加強。
2008年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了8.0%,漲幅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了21.0%,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8個百分點。雖然目前我國通脹在可控范圍內,糧食自給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庫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但在全球性糧食危機蔓延情況下,并不意味著我國糧食安全不存在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耕地減少和淡水資源短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擴大的余地越來越小,單產水平繼續穩步提高的難度加大,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基礎還須進一步加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保障自身糧食安全對全球糧食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王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