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還在繼續
政府不調電價的主要原因是擔心電價的提高會促使CPI與PPI的高漲。國家電網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總經濟師胡兆光指出,CPI與PPI越高,政府調整電價的可能性越低。但此時實際電價將會下降更大,電力缺口也會更大。從而也加快了突破電力系統包容電力缺口的能力,使得缺電顯現出來。
而缺電被認為與電價形成機制有一定關系而帶有普遍性。“理順電價機制,建立與發電環節競爭相適應的上網電價形成機制,實行有利于節能、環保的電價政策,全面實施激勵清潔能源發展的電價機制”是今后一個時期電價改革的主要目標。
《2007年電力監管年報報告》也指出當前電價改革需要加快,是電力市場建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報告》指出,獨立的輸、配電價尚未出臺,以市場為導向的上網電價、銷售電價形成機制沒有形成,電力市場難以走向“群習群賣”的雙邊交易模式,市場機制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但陳望祥指出,當前沿用煤電聯動政策對解決問題也還是比較有效的,雖然煤電聯動同只是過渡性措施。“更需率行改革的是電價管理權太集中,我認為發改委應適當把電價權下放到地方政府,使得區域性調整電價成為可能”。
胡兆光認為,控制電價也是政府與市場博弈的一種對策。然而,市場必將會對此做出反應。這種客觀規律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旦電力短缺影響到社會、經濟等方面,政府可以調整對策,如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利潤折扣等手段補償電力企業的虧損;或采取小步調整電價的措施,以觀效果。
“即使國家啟動夏季臨時價格上調,也不能解決電力企業目前面臨的難題,甚至不足以消化迎峰度夏期間電力面臨的難題。”一位電力企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為了應對危機,各地已經啟動緊急措施以緩解當前壓力。其中山東、陜西均已經實施干預電煤價格的行動。
6月2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煤礦企業下調電煤價格,提高電煤自采量,盡快將全省電廠電煤庫存提高到15天以上。通知決定,實行全省煤炭價格臨時干預政策,凡供應省內電廠電煤的省內煤炭生產企業不得隨意漲價。
在此之前,陜西省電力迎峰度夏工作會議上,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也表示,9月15日以前,尤其是迎峰度夏期間,省政府要求電煤不漲價,“希望所有煤炭企業自覺遵守,特別是煤化集團要起模范帶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