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國內首個專門針對乳制品行業的產業指導政策。也是落實31號文的具體實施細則。針對大型龍頭企業而言,產業政策是個利好。”昨天,蒙牛乳業相關發言人稱。
他所說的政策全名為《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下稱《產業政策》),于昨天由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產業政策》共分12章,涵蓋行業準入、奶源供應、投資融資等多個領域。
“我們分析,出臺《產業政策》的目的有三個,一是防止乳制品行業的惡性競爭,二是抬高行業準入門檻,在已有產能框架內進行資源整合。三是穩定奶源市場的供應和建設。”一位乳制品行業資深人士稱。
該人士介紹,此前,我國乳制品產業布局不甚合理,一些地區確實存在大量同質化、低檔次的乳制品企業。另外,幾個主要的奶源基地也存在奶源供應不穩定和原料奶收購混亂的現象,直接導致去年原料奶價格直線上升,乳制品產業提價壓力加大。
此次,根據《產業政策》的規定:產業布局方面,東北區域將加快關停并轉規模小、技術落后、資源消耗高的加工項目;南方則鼓勵開發水牛奶加工項目;大城市郊區則鼓勵率先實際乳業現代化,“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加工項目”。
行業準入方面,新政要求進入乳制品工業的出資人必須具有穩定的奶源基地,尤其以生鮮乳為原料的乳品加工項目必須具有相匹配的奶源基地和機械化擠奶站。新建項目的原料乳數量不低于加工規模的30%。另外,新立項企業的現有凈資產不得低于擬建項目所需資金的2倍,總資產不得低于所需總投資的3倍,資產負債率不得高于70%等。為突出規模經濟,北方、大城市資金的新建、擴建乳粉和液態乳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須達到一定數量要求。
以上要求無疑將乳制品行業準入門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們的理解是,在目前中小乳制品企業眾多,重復建設嚴重,加工能力過剩的情況下,國家不希望再有很多新產能的投入,而是通過現有資源的重新配置實現升級。”蒙牛相關人士表示。“鼓勵通過資產重組、兼并等方式合理擴大生產規模。”產業政策特別提到。
另外,對于原料乳市場,新政特別強調,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風險基金、返還利潤、參股入股等方式與奶農結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和利益聯結機制。
去年以來,包括蒙牛、伊利、光明、三鹿等眾多乳品企業飽受原料奶價格上升之苦。在屢次提價后,一些乳業上市公司仍在2007年年度報告中坦言,原料奶價格上升使公司毛利率微幅下跌。而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去年原料奶價格上升因素很多,除奶牛飼養成本上升外,不排除一些奶販高價搶購奶源,囤積居奇,抬高價格。此次產業政策的出臺有望在整頓和規范原料奶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其實,該產業政策的出臺業內早有預計。去年9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即31號文),對促進中國奶業發展作出重大部署。兩個核心內容即增加奶牛養殖信心和扶持力度,同時改變乳品企業的不規模競爭局面。
農業部此后的貫徹通知已經提示,“國家將對新建或擴建乳品加工項目實施核準制,將加工企業奶源基地建設作為項目核準條件之一。”
產業政策對擬投資的新乳品加工項目確實帶來壓力,但對于原有的大型乳品企業來說確是利好。“對于一些中小乳品企業,我們可能進行收購兼并,但也分不同項目而定。一些資質不好的企業可能直接面臨停產關門。”一位乳品企業人士介紹。(記者 于兵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