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房地產調控 鼓勵擴大內需投資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竇爾翔:
房地產投資作為固定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調控效果差強人意,其原因具有系統性、復雜性。要治理房地產投資過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其一,應對過熱進行結構化調整。我國房地產市場供給結構過度市場化,因此要限制享受型需求,打擊投機性需求,改善保障住房不足的狀況。
其二,打破房地產金融過度依賴銀行模式下所產生的“市場制造機制”和“價格的聯合維漲機制”,是為房地產過熱發展降溫的“釜底抽薪”的方法。銀行業在房地產金融中長期處于高度壟斷地位,房地產開發商的開發資金60%-70%來自于銀行。這種模式帶來如下效應:一是市場和價格的制造效應。銀行既給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資金,又給房地產需求者提供按揭貸款,這是典型的市場制造機制。二是“價格的聯合維漲機制”。這是指所有的市場主體都希望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的機制:銀行不希望房地產價格下跌,否則會成為不良資產。政府不希望作為公共產品的銀行業產生信用風險。房地產開發商可以通過維持高房價來獲取高額利潤。購買者希望維持高房價獲取高額租賃費和轉手差價。由此可見,發展多層次房地產金融制度,才能降低房地產金融的強信貸依賴模式,從而降低市場制造效應和價格高企的單向運行效應。
其三,改革匯率機制,降低熱錢對房地產市場的追捧效應。管制資金可以釜底抽薪,直接降低房地產的價格。應當是在降低經常項目順差的同時,增加資本項目的逆差。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紀盡善: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對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各種制約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產業、行業、項目,包括科教文衛、煤電油運等項目,堅持“五個統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對各種重大項目的投資都應努力擴大。對這些項目投資的增長和擴大,都應實行積極的鼓勵政策,扶持的優惠政策,傾斜的財政金融政策。
此外,政府在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推進中部崛起中,還應進一步發揮公共投資的功能,擴大政府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加快教育和科技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等重點項目和領域的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記者訪談
加大利率匯率調整力度 嚴防經濟過熱和整體通脹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基本調整政策和改革方向,為明年國民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會議指出的各項任務真實地反映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日前,記者就落實綜合調控的國民經濟科學發展觀、嚴防經濟過熱和整體通脹等熱點焦點問題與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靖進行深入交流。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洞察到我國經濟經過數年的高位運行呈現升溫過熱的趨勢。提出了若干綱領性決議,尤以貨幣政策從緊的對策目標更值得我們關注與深思。它的深刻含義在哪里?
王靖:它意味著黨中央要以內外緊縮之舉來熄兩頭過熱之火。
歲末年終,在最終的經濟數據尚未敲定之時,僅就十月乃至十一月可統數據來分析,整個國民經濟全年處于高位運行:投資與信貸總量、通貨膨脹率、GDP增幅、資產價格溢價均已達到十年高位;經濟內外失衡日顯;流動性過剩不減,呈“四高、一過、兩失衡”的態勢。
以高投資,大量信貸放款,居高不下的房地產,股市的資產膨脹以及不斷攀升的通貨膨脹為表癥的內熱和外匯儲備高企,“雙順差”不降,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及貿易摩擦的加劇為代表的外熱,形成了我國目前經濟的內外失衡局面。貨幣政策決策層今年一直對內熱極為關注,尤對通貨膨脹甚表擔憂。
在經濟工作報告中,決策層已將利率和匯率的改革任務明確地提出,貨幣政策應是解決經濟內外平衡問題的關鍵。要提倡協調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互動,不可單一,更不可相悖。加強匯率機制的市場化政策,擴大人民幣匯率彈性和波幅是對利率政策措施的強力補充。它可以有效地吸收過剩的流動性,抑制通貨膨脹。
記者: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市場價格一直處于扭曲之態。在利率和匯率上的表現尤為明顯。您對明年在這兩方面的改革怎么看?
王靖:可以預計,明年在這兩方面的改革力度要加大,關聯性也會加強。
具體來說:首先要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繼續調整人民幣的基準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存貸款利率仍需不同步上調,居民儲蓄存款相對CPI指標不能為負,這也是保護大多數儲戶利益,營造和諧社會的要求。當然同時控制CPI上漲,降低通貨膨脹也是另一方面的措施。存貸款利率非同步上浮,可促使銀行改變經營模式,推動我國商業銀行更快地步入國際銀行的競爭行列。然而上調利率時也應考慮到企業的發展和銀行信貸的鏈條連續性,更要注意不可引發以套利為目的國際資本的大量流入,加速流動性的過剩。所以,利率變動應統籌兼顧科學定價。尤其在來年緊縮信貸的初期可采用監管部門窗口指導的行政措施。此外,央行要加速利率市場化的實施進程,穩步推行利率市場化。為利率政策協調并用的一種相互配套的政策手段就是匯率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