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 資料圖⊙本報記者 朱周良 綜合報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主管西蒙·約翰遜日前公開表示,當前國際上在經濟貿易方面對中國的指責和攻擊,是“過火和不合適的”,其本質上只是西方政客保護本國市場的借口。他表示,中國對于全球經濟繁榮的貢獻,理應得到世人更多肯定。
約翰遜同時指出,美國的農業保護政策,不僅引發了本國的通脹問題,也間接推高了全球糧價,為全球經濟埋下了隱憂。
中國對全球貢獻巨大
約翰遜在華盛頓召開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理應因為其對全球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方面所作出的貢獻而受到更多贊譽。
“中國問題作為保護主義者慣用的一張牌,正在被一些政客們濫用,”3月底加入基金組織的約翰遜說。“在貿易問題上抨擊中國并非一個好主意,在我看來,中國政府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中國需要繼續推進經濟改革。”
不過,與一些有識之士一樣,約翰遜指出,“世界經濟今天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在經濟改革和追求可持續增長方面取得的成功,而這一點沒有得到足夠的承認。”
“中國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幫助在全球范圍內消除貧困,我認為,他們應該為此得到充分的肯定。”約翰遜強調。
約翰遜同時對當前全球經濟狀況表示了樂觀。他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表現非常好,正出現全球范圍的繁榮景象。預計IMF將在7月25日公布修正預期時,上調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該組織在4月份時曾預計,全球經濟2007年和2008年增幅將略低于5.0%。
約翰遜對當前歐美等發達國家興起的保護主義情緒表示了不安,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大好的背景下。“要是經濟不景氣該怎么辦?”約翰遜說,“負責任的政治家們在這一問題(指保護主義)上應該格外謹慎,保護主義是一種危險的滑坡。我們知道,從政治角度來說,保護主義是一種獲得更多支持的手段,但是,這種做法也是非常危險的。”
人民幣升值應有序推進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約翰遜強調,當前人民幣的升值令人欣慰。他同時指出,在匯率方面的更快進展可能有助于中國更好管理國內經濟。
近來,美國一些議員出于政治目的,頻頻利用中美之間貿易順差高企“說事”,指責中國人為操縱匯率,并威脅要推動一系列報復中國的法案。眼下,所謂的食品安全又成為一些政客打出的另一張牌。
不過,約翰遜對西方一些人士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不耐煩提出了警告。“每個人也都希望,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我認為,一旦有任何不穩定因素(因人民幣升值過快)發生,對任何一方都不是好事,當然,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看到這樣的不穩定跡象。”
事實上,在IMF去年開始發起的全球失衡多邊磋商中,中國一直非常積極主動,這一點約翰遜再次表示了肯定,他指出,中國在IMF組織的美國、歐元區、日本、沙特及中國的多邊磋商中,已經自愿作出了不少經濟方面的承諾。“中國會履行這些承諾,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中國實現它們。”約翰遜說。
基金組織去年4月決定開展上述多邊磋商,旨在加深對全球失衡問題及其最佳解決方式的理解并交流看法。參與多邊磋商的國家要么是因本國經常賬戶擁有巨大逆差或順差,要么是GDP占全球的份額很大。
美國要對糧價上漲負責
盡管約翰遜對全球經濟形勢看好,但他也對當前全球范圍內糧食價格上漲的現象表示了關注,而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在約翰遜看來,其實是美國長期的農業保護政策。
約翰遜指責說,美國政府長期實施的保護性的國內農業補貼和農產品關稅政策,推高了該國用于生產乙醇燃料的玉米的價格,進而也推動全球糧價上漲。據統計,美國今年上半年的糧價上漲了6.2%,去年全年的漲幅僅為2.1%。
約翰遜表示,世界范圍內的糧食價格上漲,也有新興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因素,不過,美國等國引領的乙醇等生物燃料熱潮才是糧價猛漲的罪魁禍首。
他表示,美國對乙醇燃料的大量開發,導致該國玉米庫存急劇下降,推高了玉米價格,進而加劇通脹并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問題。約翰遜認為,如果美國取消從巴西等國進口乙醇的貿易壁壘,上述問題完全有可能避免。巴西的乙醇主要從甘蔗等種植物中煉制,成本比美國低。
“乙醇的問題完全是一個因保護主義而生的不必要的宏觀經濟問題,其成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農業補貼政策。”約翰遜說,“如果(美國)要補貼農民,我也能接受,這是一個政治決策。但是,補貼農民有更好的方法,當前的做法只會加劇通脹壓力并引發更多的宏觀經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