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要打造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也必然會成為旅游經濟增長極和旅游中心。”昨日(12日),市旅游局局長王愛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旅游產業已經到了“求突破、上臺階、增實力”的新階段。“十一五”期間,將按照“一圈兩翼”三大板塊進行布局,投入885億元人民幣,打造100個旅游大項目。
圍繞三大定位,確立三大目標
“近年來重慶旅游發展迅速,長江三峽、大足石刻、山水都市、烏江畫廊和武陵風光‘4+1’旅游精品已在國內外小有名氣。但與周邊四川、云南等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王愛祖介紹,主要表現在旅游精品少、企業小、景區投入少,沒有形成響亮的品牌。王愛祖稱,“十一五”期間,全市旅游經濟要保持年均增長兩位數以上的發展速度。到2010年,入境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國內游客超過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600億元以上,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14%;直接與間接提供就業崗位20萬個。
重慶市將以景區建設為突破口,以《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為建設標準,以創建A級景區為載體,全面推進旅游景區在交通、衛生、購物、游覽、安全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旅行社、旅游相關企業等各要素的整合力度,形成產業鏈。”王愛祖表示,旅游業發展的目標是成為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支柱產業,將重慶建設成為中國旅游經濟強市和長江上游地區旅游集散中心。
依托三地特色,構建三區格局
要實現胡錦濤總書記為重慶提出的“三大定位,一大目標,四大任務”,打造“1小時經濟圈”是重慶的主要平臺。“‘1小時經濟圈’也同時是重慶旅游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王愛祖介紹,依托“1小時經濟圈”,旅游產業重慶市將構建旅游“一圈兩翼”的布局。
“一圈”即指山水都市圈,范圍為以主城區為核心,交通距離1小時范圍內的23個區縣(自治縣),與“1小時經濟圈”范圍一致。包括大足石刻、“五方十泉”等精品旅游項目,重點發展溫泉旅游、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古鎮旅游等,滿足城鎮居民日益增長的周末休閑度假市場需要。
“兩翼”就是以長江水道和烏江水道為主軸,沿兩江四岸打造具有國際旅游品牌的長江三峽和烏江畫廊(武陵風光),面向國內和國際客源市場,以發展自然生態、歷史地理、民族文化等中長線旅游產品為主。
堅持三高策略,實施三大工程
“旅游產業將堅持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的發展理念,以高起點招商、高強度投入、高水平打造‘三高’為基本思路,徹底改變重慶旅游大環境。”王愛祖稱。
一是要抓大項目。緊緊圍繞長江三峽、山水都市、大足石刻、烏江畫廊和武陵風光“4+1”旅游精品,力爭每年在“一圈兩翼”范圍內上推出一批有牽動性、有影響力的大項目,以大項目吸引注意力。按照市委書記汪洋“精確設計,定點落實”,王鴻舉市長“小心求證,大膽探索”的思路和方法,堅持政府主導,堅持品牌經營,堅持項目帶動,堅持制度創新,堅持環境優化。“重慶主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山城、江城、不夜城’,地方特色鮮明;作為集‘美景、美食、美泉’之大成的現代化大都市,主題形象靚麗。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必須加以良好的運用。
目前重慶市“一圈”———山水都市旅游最出彩的旅游產品“五方十泉”溫泉項目的打造已經全面啟動,整個“五方十泉”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00億元以上。到2020年,重慶將初顯“溫泉之都”形象。而“兩翼”的長江三峽也已確立了“7+4”的景區整合方案,將由重慶交旅集團進行整體的提檔升級。烏江畫廊、武陵風光等一大批精品項目也正逐步啟動。
二是抓大投入。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投入項目多元化、資金來源多元化,從根本上解決投入乏力的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規避風險、注重效益”的原則,投入向“4+1”旅游精品傾斜,重點投向旅游公共產品、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景點景區建設等三個方面。
三是抓大營銷。樹立大重慶、大旅游、大營銷的理念,重點打造媒體宣傳營銷平臺、名人宣傳營銷平臺、名節宣傳營銷平臺,激情營銷重慶旅游。通過旅游主題年活動的開展,營造旅游氛圍,開展旅游招商,打造旅游產品。今年“生態旅游年”的100項生態旅游宣傳促銷活動、100個生態旅游項目已經陸續啟動,年內將引進100億元生態旅游投入。(記者 方 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