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鋼明、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運行與發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廣、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副所長張車偉做客中國網,回顧十一五開局之年所取得的成績,并展望未來的展望。在談到區域協調發展問題時,三位專家闡述了各自的觀點。
王小廣:區域問題主要在中部 勞動力過剩程度非常高
王小廣表示,區域不平衡的問題從“十一五”開局以來有一些積極變化,去年比較高興的是中西部加快,投資上、GDP都有加快,當然貿易上是弱勢,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但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中部發展問題,中部的發展太弱,因為一個是中部現在也龐大的人口,人口除了東部以外改變中部,所以中部的人口很多,現在我們講三農問題主要集中在中部,中部的勞動力過剩。雖然流進沿海地區的勞動力也有西部的,但主要是中部的,它的過剩程度非常高,所以我覺得平時也要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
在談到西部地區時,他稱西部開發有原來的一套思路,就是要搞好環境、基礎設施,但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從社會協調、環境的角度來說,中西部都要加強。從經濟發展來說,區域問題主要在中部。因為它解決了它的三農問題,解決了三農問題就解決了它的收入問題,因為你現在靠收入,農業收入很高是不可能的事,農業的勞動力比重不會變化的話,農業加快它的增長、促進農業的發展、大量增長收入那是天方夜譚。但是就是靠勞動轉移,靠給它創造更多非農就業機會,這個地方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沿海地區更多吸收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這個過程一直在延續。更重要的是怎么樣發揮中部地區的優勢,讓中部地區加快發展。
王小廣說,實際中部地區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在我們國家中部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比較優勢,像能源主要集中在中部,這樣正好加快發展。在節能上,促進區域的同時改善它的結構,使這個地區凸起來,所以叫中部崛起,“十一五”規劃要把中部崛起出臺一些政策,重點應該在這兒。
袁鋼明:地域差距仍在西部 生態環境制約發展
袁鋼明強調,中國的地域差距還是在西部,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自然條件比較差,到甘肅去看都是黃山突嶺,沒有植被,貴州、云南有植被,可是就是沒有土地,都是山,大家都是在非常貧瘠的情況下,連生存問題都很難解決。中國有一億多人還存在糧食問題,這是國家扶貧辦出的扶貧綱要里剛剛出來的說法,這都在西部,自然條件惡劣。
第二,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采取了梯度發展的模式,政策造成了向東部傾斜,造成了西部付出了代價,本來西部吸引外資就很困難,因為很遙遠,外資不愿意去,又沒有優惠政策,現在西部吸收的外資大概不到3%,而且也沒有增長,所以西部的生活水平,還有生產條件大幅度落后。為什么提出西部大開發,就是因為一個國家內部差距太大了,必須采取比過去更強的政策才能改變,現在沒有扭轉。根據計算,東西部差距大多數是由于資本的量造成的,就是大部分的資本都流在了東部,一小部分是西部,比如30%是效益高,70%是由于資本多才發展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有更好的政策,要讓更多社會資本和市場資本流向西部。
袁鋼明還指出一個制約,西部有一個生態或者環境制約,不能為了發展破壞資源,但是如果為了保護資源而讓西部放慢發展,這種損失、社會水平下降、提高不了的問題也應該由政策來進行補償,這就是區域發展,要使得各個區域的人民生活群眾的水平大致相近的增長,而不是差距拉得過大。
張車偉:區域差別在拉大 政策要為縮小差距服務
張車偉說,從現在的數字來看,確實區域差別在拉大,尤其是不管是從各種指標來衡量區域還是城鄉差別、行業的差別在拉大,雖然我們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但是政策作用的方向并沒有向著縮小差距的方向做,而是鼓勵這種擴大差距的方向走。這也是我們過去雖然經濟保持了很高的增長,但是各種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張車偉舉例說,人口流動的遷移,實際上從國際上來講以及所有國家研究的經驗都告訴我們,人口的參與流動是縮小區域差異最好的方法,這是各種研究都證明的。可以現在我們國家很多政策都沒有朝著怎么樣鼓勵人自由的遷移、流動和定率的方法在走。農民工進到城市只能在這兒打工,還要回到農村去,我在這兒給你貢獻了GDP,但我得到的收入是很低的,農民工工資本身被壓低了,我帶回去了,但是我創造的價值更多的留在了東部,所以這實際上都是在加劇收入差距。
張車偉表示,如果有很好的政策,比如在一個地方穩定就業以后可以在這兒居住,這個問題就會得到很大的改變。實際上農村地區的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于城鄉發展不協調,如果有好的城市化政策,好的社會保障政策,好的就業政策,好的社會政策,包括教育、醫療等等,讓一個人能夠再一個地方很好的就業、很好的安居下來,農村發展的潛力就會得到釋放。
他說,現在很多農村地區實際上都受到土地資源的約束,都是小農經濟,無論怎么提高,你的收入水平也不可能從農業當中得到很高的收入。但是如果說在農業人口大部分減少的情況下,人民的資源占有相對高了,這時候你的收入才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農業本身也得到很多收入的時候,是不是城鄉之間收入就會大大拉近?中西部地區還在大量往外輸送人口,還要集中到它應該去的一些地方,“十一五”規劃在這方面是有亮點的。第一次在我們國家進行了主體功能區的規劃,這個從來沒有過,但是現在還沒有看到具體的落實實施政策,我們國家還有將近60%的人口集中在農村,今后還有幾十億人往城市集中,他們到哪兒去沒有人能說清楚,而且政策也沒有為今后的發展來服務。
西部大開發的“十一五”規劃里頭,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區域的功能劃分。就是“十一五”工業化快速發展要求它要保護生態,西部就負有保護生態的作用,因為它在上游。但是保護生態的同時誰來管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大開發規劃書沒有提。比如現在黃河斷流了,上游用得水過多,后來我們限制上游用水保證下游用水,但是上游沒水了,沒人管了。我們知道現在青海、甘肅、寧夏,他們人均使用的水遠遠低于下游,這就是一個關于我們為了保護生態功能問題的一個重大問題。應該把大量關于生態保護的資金大量用于西部,現在生態退耕還林應用的非常少,我們給的生態退耕還林已經快到期了,五年的已經到期了,還有八年的再過三年全部沒了,這時候他們一年只有140公斤毛羊,根本就不夠,所以我們現在對生態保護要投資的這個問題在“十一五”規劃中要想辦法加大力度,還要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