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在石油管線項目實施方面產生摩擦
2月27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與俄經貿部副部長沙羅諾夫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國家展新聞發布會”。此前一周,于廣洲曾確認借助3月底在莫斯科舉辦中國國家展之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中國石油巨頭將齊赴俄羅斯。于廣洲當時表示,中國展期間,“能源、礦產是中國與俄合作的重要領域。”
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參加“俄羅斯年”活動期間中俄簽署了能源領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將率團訪俄,并參加俄羅斯中國年開幕式,因此媒體普遍期望中俄能源合作在2007年能再度取得進展。但業內人士對此持謹慎態度,認為中國油企在俄國的拓展經歷了2006年的全面開花后,2007年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對遠東輸油管線和中俄天然氣協議的落實。因此,盡管這次三巨頭攜手西征俄羅斯,但短期內再簽署類似大項目的可能性很小,兩國今后能源合作的主流趨勢是從原材料過渡到投資。
2006:全面開花之年
在“走出去”的能源戰略下,中國三大石油公司10年來已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目前三巨頭在國外共有約60個油氣項目,項目遍布全球。其中中石油一馬當先,擁有44個實施項目,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亞、南美和亞澳四個地區。作為油企進口大戶的中石化戰略區相對集中,目光更多匯聚中東。目前已在伊朗、沙特、加蓬、哈薩克斯坦、也門及厄瓜多爾六個國家參與當地的石油及天然氣項目開發。除此之外,中石化還先后在中亞獲得海外權益油約31萬噸。中海油今年4月更是以215億元人民幣完成對尼日利亞OML130區塊45%工作權益的收購后,足跡也已遍布亞、非、大洋洲的10個國家。
根據國資委的報告,2006年中石化司新簽署境外油氣資源合同3個,中石油新簽境外合同7個,海外投資業務進入國家增加到23個。在這份報告中,國資委認為海外市場的開拓成了央企增加利潤的來源之一。
但是三巨頭在俄國的淘金歷程卻并非一帆風順。社科院歐亞所俄羅斯經濟問題專家張中華告訴《財經時報》,其實,中國石油巨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在俄羅斯尋求能源收購,但隨著2002年中石油收購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和之后中石化參股烏爾古特石油勘探公司的失敗,中國試圖收購俄羅斯能源企業股權的最初沖動以失敗結束。
直到2005年7月1日,中石化與俄國國營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號議定書》,雙方商定共同出資成立一家石油公司,建立東方能源公司,中方占49%股份,負責在薩哈林3號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這成為中國石油公司首次與俄羅斯達成的合作開發協議。
中石化與羅斯石油的這次成功合作為接下來中俄能源企業的全面合作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模式和道路。2006年,終于成為三大石油巨頭在俄國全面開花的一年。先是中石化6月20日以30億-40億美元收購俄羅斯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之后7月19日,“中石油”又以5億美元入股俄羅斯石油。
在油公司“走進俄國”的同時,專業公司也不甘落后。12月20日,中海油宣布,該公司已經就收購俄羅斯TNK-BP旗下一油田服務子公司股份簽署了初步協議,據專家分析,這將使中海油的海外銷售收入增長1.6倍。
借著2006年中俄能源合作全面突破的東風,2007年的頭兩個月,中俄又在建立聯合石油加工廠以及合作勘探俄境內天然氣田達成一批新的意向性協議。其中,今年第二季度中石油有望與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俄氣共同開發俄羅斯北冰洋大陸架油氣田將成為中俄2007年能源合作的一個新亮點。根據俄國方面的報道,中石油將提供資金和必要設備,并獲得俄羅斯勘察加和鄂霍次克海油氣田的開采權。俄大陸架可開采的各種資源總含量超過1000億噸標準燃料,其中北冰洋附近的巴倫支海、喀拉海和薩哈林島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占俄大陸架油氣資源總儲量的67%。俄政府2005年的能源工作規劃中已計劃到2020年將在大陸架探明的油氣儲量分別提高至130億噸和20萬億立方米,北冰洋大陸架也將因此成為俄國21世紀第二個10年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來源地。
2007:大項目期待落實
中國社科院歐亞所經濟室主任李建民認為,2007年中俄能源合作的重點,仍然是被譽為“國寶級企業”的中石油與俄方就天然氣管線和遠東石油管的談判,至于新的項目,短期內很難有簽署的可能。此前曾有報道說,俄中雙方計劃至2006年年底前根據俄氣供應條件完成商業談判,以便在2011年前開始經西線供應第一批天然氣。但事情進展得并不如媒體所預期的那樣順利。2006年12月中旬,俄氣對外經濟活動部主任齊甘科夫在俄氣的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宣布,俄氣計劃同中石油完成2007年天然氣供貨的商業價格談判。
早在2006年3月21日,俄氣和中石油就在北京簽署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關于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在備忘錄中規定了天然氣供應的日期、數額和路線(東線和西線)以及價格公式形成原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國際能源市場天然氣價格的居高不下,雙方之間的談判有可能會曠日持久,2007年能否結束商業談判還是一個未知數。
另一個影響中俄天然氣談判的因素是日本。今年2月初日本政府已要求埃克森美孚公司調整薩哈林1號項目的產品營銷計劃,以滿足日本對液化天然氣(LNG)的需求。去年10月埃克森美孚曾與中石油簽署了向中國供應80億立方米LNG的初步協議。這樣,即便中俄天然氣管線建設的談判落空,中國從俄國進口天然氣的計劃也不會完全夭折。但日本對于埃克森美孚與中國達成的初期協議感到不快,埃克森美孚公司與日本資源開發公司分別擁有該項目30%的股權,而日本政府持有日本薩哈林油氣開發公司50%的股權。如果兩家公司達成協議,中國的進口計劃可能生變。
薩哈林1號項目涉及到的油氣田的石油可開采儲量約為3.07億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約為4850億立方米。一旦日本如愿獲得了薩哈林1號的進口權,中俄宏大的天然氣合作將面臨“無氣可供”的窘境。
相比于天然氣合作的“原地踏步”,中俄醞釀已久的遠東石油管線建設在2007年可望得到大幅提速。今年2月5日,俄環保局局長普利科夫斯基簽署法令,該局將即日開始研究遠東石油管線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這意味著管道開工前最關鍵的環評已經啟動。此前一直以環保為由對該管線方案持反對意見的阿穆爾州環保分局最近也表示,石油管道是聯邦級項目,所以鑒定也是聯邦級的,阿穆爾州局工作人員不會參加檢查工作。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鑒定結果將在兩個月以后公布。之后管道建設將進入正式作業階段。根據雙方早前達成的協議,該管道將在2009年建成,設計年出口能力為8000萬噸。
不過,泰納線項目的俄方消息人士今年年初透露,中俄雙方在項目實施進程方面產生了摩擦,俄部長更邀請日本投資商參與項目貸款,向中方施壓。而負責承擔管線建設的俄羅斯原油運輸公司更是表示,不排除以鐵路運油取代管道運輸的方式完成對華原油供應合同。
目前兩國官方都對中俄能源合作的現狀表示滿意。今年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也強調,俄羅斯將會加快向遠東地區、向中國出口能源的腳步。為此,俄羅斯正在積極籌劃和鋪設通向中國的天然氣和石油輸送管道。普京表示,“我們將會在遠東計劃向中國鋪設能源輸送管道。我們將會這樣做,在遠東,在阿爾泰地區等等。”而于廣洲在面對媒體時也仍然用“進展良好”來形容中俄能源合作的現狀。
相互投資或成未來主流
目前,原材料的進出口在中國和俄羅斯雙邊經貿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國駐俄大使劉古昌在此次中國國家展新聞發布會上也承認,俄向中國出口商品中能源、資源型產品居多。不過,劉古昌也表示,進出口貿易結構與各國天然優勢、自然稟賦有關,這構成了國家間貿易的互補性。而且,由于能源產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俄在與他國的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為其經濟全面復蘇和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定的基礎。劉古昌認為,中俄能源合作也是互利雙贏的,滿足了各自需求,也有利于中國能源進口多元化和俄能源出口多元化。
但俄羅斯開放經濟基金會中國問題專家柯吉馬在接受《財經時報》訪問時堅持認為:“雖然中俄雙方的貿易額近年來以兩位數在增長,但這種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國際市場原油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為兩國建立良性的經貿結構帶來了隱患。”柯吉馬認為,中俄兩國地方上已建立了許多經貿合作機制。而且,一些俄國地方領導人在尋求同中國加強經貿往來時不再需要首先征求莫斯科中央政府的同意,這使雙方之間的一些經貿合作項目能更容易很快上馬,也有利于推動雙方經貿額的穩步增長。
據《財經時報》了解,4月中旬,俄羅斯政府將推出大規模投資開發遠東地區的計劃。該計劃除了將包含遠東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外,同時也將設定一系列大型投資項目來推動遠東地區的發展。投資項目將涉及到石油加工、造紙、金屬冶煉、木材和漁業加工等等。所涉及到的地區包括同中國接壤的哈巴羅夫斯克、濱海邊疆區、布里亞特自治區、赤塔、伊爾庫茨克州等。
目前,俄羅斯已經特別成立了遠東地區國家發展委員會,由俄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親自擔任主席,俄羅斯總統在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兩名全權代表擔任副主席。為了進一步推動遠東地區的開發,俄羅斯總統普京不久前還公開表示,2012年由俄羅斯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高峰會議將在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
2006年經中國商務部批準的中國在俄投資項目共有79個。中國對俄羅斯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總額為4.7億美元,比2005年高出131.5%,項目仍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柯吉馬認為,2007年中國在俄羅斯的能源和林業等領域的投資規模仍然會繼續擴大,而且雙方政府也將會簽署一些大型投資協議。但從原材料過渡到投資的這一趨勢在2007年將會進一步加強,未來兩國的相互投資將在兩國經濟聯系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財經時報/記者 梁強)
俄羅斯正在成為中國能源資源競爭者
中國在全球尋找能源和礦產資源的行動,已經成為各國的關注點。觀察國際能源與資源市場可以發現,在有著巨大需求的中國參與進來之后,國際能源與礦產資源市場的競爭激烈度在增加。一個跡象就是,一些國外大型集團開始針對中國的可能投資,“搶先”進行投資,提前卡位。如果中國再要參與,就會只能以更高的價格來買高價二手貨了。比如安賽樂-米塔爾集團日前與塞內加爾簽訂系列協議,合作開發該國法萊梅地區的鐵礦,就對中國有這種作用。
中國在海外尋求的最重要資源,還是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在過去,這一領域的競爭格局是:在石油消費國一方,中國的主要“對手”是能源消耗大的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以及能源消費正在迅速增長的新興市場大國(如印度);在石油供應國一方,OPEC產油國和非OPEC產油國(如俄羅斯、墨西哥等)作為供應方在競爭。
然而,隨著全球能源價格的上漲,石油天然氣的戰略價值大大提高,油氣資源的儲藏、生產、交易甚至運輸,都成了全球能源競爭的重要手段,有時甚至成為戰略鉗制。比如,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運輸費用之爭,表面上看是因為費用分歧,但在戰略上卻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產生了巨大威脅,歐盟國家紛紛指責俄羅斯揮舞能源大棒,最終引發了歐盟國家全面檢討現有的能源戰略。
俄羅斯的這種“威脅”,也在逐漸開始對中國發揮作用。從能源供需上看,俄羅斯與中國雖然有著很好的互補關系——巨大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國可能成為俄羅斯長期、穩定的油氣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已經積累了大量石油美元的俄羅斯,正在擴張其能源競爭手段,已經影響到了中國。
不久前,土庫曼斯坦新總統別爾德穆罕默多夫向俄羅斯承諾,將繼續履行前總統尼亞佐夫同俄羅斯在天然氣領域簽訂的一些協議。這意味著,俄羅斯在未來的20年內能優先獲得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俄羅斯的中亞問題專家查里辛說,土庫曼斯坦出口天然氣目前只有一個途徑,必須利用俄羅斯擁有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因此,俄羅斯現在將土庫曼斯坦出口的天然氣全部買斷,然后再轉手出售給烏克蘭和歐盟國家。據了解,俄羅斯現在從土庫曼斯坦進口天然氣的價格是每1千立方米100美元。這些天然氣然后再出口到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正因為這樣,烏克蘭現在必須以每1千立方米130美元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這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除了經濟上的好處外,將使俄羅斯能夠繼續壟斷這個中亞國家天然氣的出口,并依此繼續對歐盟和烏克蘭施加壓力和政治影響。
中國也在爭取從土庫曼斯坦獲得天然氣。土庫曼斯坦前總統尼亞佐夫在去年春季訪華時向中國做出承諾,從2009年起,每年向中國出口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俄羅斯的競爭將使中國從土庫曼斯坦進口天然氣的計劃受到威脅。假如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不能同時滿足俄羅斯和中國的需求,不久之后就會出現中國和俄羅斯角逐和爭奪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的局面。
結論就是:中國在能源的資源競爭中,對手不僅僅有歐美日等能源消費國,俄羅斯也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俄羅斯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而且在利用石油資源形成全球優勢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哲學,因此俄羅斯人行動起來將會更快,對中國的能源影響會更大。這是中國在未來全球能源競爭中必須提前考慮的。(財經時報/安邦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