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碳道路的戰略取向、目標、重點和措施
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應該是立足于基本國情并且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的漸進式路徑,應該有一幅具備清晰的階段目標和優先行動的發展路線圖。中國特色低碳道路的戰略取向包括四個主要方面:一是以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努力減少CO2排放的增長率,實現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逐步脫鉤的戰略;二是在資源環境績效的前提下,抓住戰略機遇期,利用目前國內外相對較好的資源能源條件加速完成重化工業化任務;三是選擇重點行業特別是清潔煤發電和煤炭多聯產等,提高這些行業在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與產品方面的國際競爭力,在煤炭潔凈利用等相關領域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四是積極參與國際氣候體制談判和低碳規則制定,為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在近中期,通過選取合適的指標(如能源消耗強度或碳排放強度),承諾符合國情和實際能力的適當的自愿減緩行動,為防止氣候變暖做出新的貢獻,提升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同時,要求發達國家繼續率先大幅度減排溫室氣體,并建立“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技術轉讓與資金支持新機制。
戰略目標是: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單位GDP的CO2排放降低50%左右。如果中國采取較為嚴格的節能減排技術(包括CCS)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國際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下,則中國的碳排放可爭取在2030~2040年達到頂點,之后進入穩定和下降期。
戰略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完善宏觀管理體制。尤其是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和提升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分的權威和協調能力。(2)建立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制定有序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政策。主要是優先制定國家層面的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和規劃,有序開展重點區域、城市和行業的試點工作,同時制定配套的經濟鼓勵政策。三是加強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低碳技術體系。特別是通過制定行業的能效與碳強度的標準、標桿,開展自愿或強制性標桿管理,使我國重點行業、領域的低碳技術、設備和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四是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適應能力,達成低碳消費的共識。(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