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王秀瓊)氣候組織14日說,未來3至5年內,該組織將在中國發展15至20個“低碳城市”,在這些城市探索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以推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組織14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從低碳經濟入手,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是刺激全球經濟復蘇回暖的重要契機。
“作為一種發展道路,低碳經濟的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結構轉變,”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說,“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更清潔、更有效和盡可能低的溫室氣體排放?!?/p>
氣候組織在報告中說,如果錯過應對金融危機的發展機會,中國將失去由此建立領先世界的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絕佳時機。
吳昌華告訴記者,氣候組織發展“低碳城市”項目的目標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外,大部分將是中國的二、三級城市,因為這些地區的發展空間更大。
她說,氣候組織目前正在洽談的城市有七、八個,他們將推動地方政府、金融企業通過政策激勵和融資支持,驅動技術創新和資本流動,在城市中推廣能有效節能減排的低碳技術。
氣候組織中國城市領導力項目主任王乘波說,作為目標城市之一,中國貴州省的貴陽市已經制定了生態城市建設戰略規劃,將與氣候組織合作,在市內開展5個LED節能照明試點項目。
吳昌華說,由于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和保持經濟增長的壓力,地方政府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上的立場是否會軟化“令人擔心”,但她看到的契機大于阻力。
她說,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的地方政府正努力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低碳城市”與它們調整產業結構的要求是一致的。與此同時,歐美一些受困于金融危機的企業現在愿意低價轉讓低碳技術,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抄底”良機。
“中國政府在應對危機中已經明確了推動產業升級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這是令人興奮的,”她說。
氣候組織的報告認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變,低碳經濟不會放慢經濟增長,反而會促進經濟的新一輪高增長,并增加就業機會,改善生活水平。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將有約830萬人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