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間對每年第一次插秧,叫“開秧門”,結束插秧那天,又叫“關秧門”。客家以水稻種植為安身立命、世代傳家之本,因而有著許多關于稻作生產的傳統習俗,并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稻作民俗體系。從播種開始,客家有“掛田錢”、“祭秧田”儀式;到插秧時,又有“開秧門”、“關秧門”之俗;而稻谷即將收割之時,農歷六月的客家人又要紛紛“吃新”、“嘗新”;稻谷收割完畢,感恩的客家則要擺“洗禾鐮”酒,全家歡宴慶祝豐收。
與黃遵憲、丘逢甲一起被譽為晚清嘉應(今梅州市)三大詩人的胡曦,其《興寧竹枝雜詠》之《掛田錢》詩云:“入春祈谷又祈年,傴僂神祠古道邊。削得竹竿還剪紙,同儕(客語方言詞,他)來去掛紙錢。”粵東客家在做好秧田準備播種前,均要舉行一個“掛田錢”的祈豐儀式,在削好的竹竿上粘糊紙錢,掛在秧田中間。
贛南客家則在播秧以后,要在田邊插上三支香,掛上三頁紙錢。清明前后,各家戶還要做“艾米”(即艾葉“清明粿”),把做好的“艾米”提到秧田里去祭祀,希望自己的秧苗無病無災,茁壯成長。這種祭祀形式,當是客家先民向當時土著之一壯族學習的結果。
贛南客家地區傳說,古時候壯家有位姑娘叫秧妹,長得非常聰明美麗,能歌善舞,又能插得一手好秧苗。有一天,秧妹在木樓上織錦,突然闖進一伙人,把她搶到土司那里。土司逼秧妹嫁給他做小妾,秧妹寧死不屈。后來土司把她關在一個巖洞里,她不吃不喝,整天痛哭。日子一久,她變得瘦骨如柴。土司見秧妹不像以前那樣美麗,就逼她下田插秧,許她一天插完一塊大田,就放她回家。就在插完最后一棵秧時,她突然倒在了田頭,手里握著最后一棵秧苗離開了人世。后來到了天庭拜見玉帝時,秧妹手里仍握著秧苗,于是玉帝就封她為護秧神。這則美麗的神話傳說表達了客家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愿望。
贛南大余客家播谷種俗稱“點禾子”,播早稻一般在驚蟄日前后,因此又俗稱“點驚蟄”。播谷種日一大早,各家戶紛紛備齊香燭、紙錢到田頭祭祀田螺菩薩,祈求保佑豐收。
贛西吉安客家也有“祭秧田”的風俗。春播之日,將線香三根、紙錢三張用紅線扎好,包在香頭上,插在秧田角。然后鳴爆竹,祝告社稷之神,祈保秧苗不爛,長勢良好,然后將已發芽的種谷種子播下田去。
俗云“秧好一半禾”。舊時農家播種都要擇吉日才下秧田,播種時,從長青樹上取一根樹枝插入田塍,祈求土地神、禾官菩薩(即五谷神)保佑,讓禾苗長得像長青樹一樣茂盛茁壯。有的還誦念祝祠:“種谷下秧田,田頭插紅紙,米谷神護佑,賜我豐收年”,然后用線香穿紅紙插在田邊,默默地把種谷播下,神情極為神秘,意在不讓田鼠、麻雀知覺。種谷轉青后,家家戶戶做“秧青粿”供奉禾官菩薩,祈求保佑秧苗茁壯成長。有的播種人頭戴斗笠,緊閉嘴巴,牙咬舌尖,意在遮蓋稻種,避免鳥雀啄食;還有的播種人用五指插一下田埂,意為“五虎下山”,以防野獸、鳥雀之害。秧苗剛露出水面,農婦就端上齋飯、齋菜送到田邊,接著燃香錢供奉“五谷神”,祝愿秧苗像青蔥青蒜一樣茂盛。
客家開秧門日需備暈腥酒菜、田艾米粿、香燭紙錢等,在田頭及社官廟祭拜,祈求保佑豐收。男主人還一大早下到秧田里,拔一把最茁壯的秧苗回家,供奉在神案上,俗稱“催秧”。客家開秧門日尤其注重,各家戶均要備“蒔田酒”。客家蒔田多延請親朋、鄰里相幫,開秧門儀式后,就請蒔田能手“開秧盤”。客家“蒔田酒”很是豐盛,大余客家俗諺云“蒔田殺鵝,草子變禾”,認為待“蒔田客”越大方,是年的收成就越好。
過去贛南寧都客家蒔早稻田首日,要在祖宗堂上殺雞或宰鴨,要備辦三牲、米酒、香燭到社壇、社公廟、五谷祠、祖宗祠堂上供奉,這些習俗類似于“開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