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正統“招安”,被資金“收買”
商業化的草根春晚還能走多遠
1月1日下午1點半,備受爭議的民間春晚選秀活動在北京SOHO尚都音樂廣場如期開場。而作為這臺草根春晚的策劃者,老孟心里的那塊石頭早已落了地。十幾天前,老孟如愿拿到北京東城區文化委員會的演出許可證(京演第276號《北京市演出許可通知》),“山寨春晚”正式更名為“民間春晚”。有了這張“準生證”,和電視臺商談轉播事宜就不再是奢望,七八十家網站更是拋出直播的橄欖枝,其中不乏門戶網站。
去年在全國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河南“中原山寨春晚”,近來也鳥槍換炮。當地一家知名電視臺高調介入,這個原本純草根的民間春晚出現了官方的身影,招牌也變成了中規中矩的“老家是河南”2010年百姓迎春大聯歡。
名正才能言順。但有評論者指出,“民間春晚”還是“山寨春晚”,名字并不重要,問題在于草根春晚似乎越來越不是草根所希望的春晚了。被正統“招安”、被資金“收買”,沒有了躍躍欲試的勇氣和令人興奮的火藥味,草根春晚當初那份“向央視春晚叫板,給全國人民拜年”的激情還會繼續燃燒嗎?
“春晚”二字就是一棵搖錢樹
2009年春節,川籍“北漂”老孟挑頭叫板央視的“山寨春晚”成了年度最具話題性的一個文化事件。2010年春節,喜歡挑戰的老孟將卷土重來。與上次不同的是,包括元旦3天的選秀在內都有文化公司力挺,老孟在前臺張羅,辦公場地、演出場所及演藝人員的相關費用則有贊助公司兜底兒“埋單”。
據悉,此次民間春晚費用預計近百萬元,老孟自信地認為今年虧本的可能性不大,“賺個100萬有可能”。對于網友“圈錢”的質疑,他也很坦然:“要辦活動,要拉贊助,就回避不了錢”,他還表示“關于錢的事,歡迎網友監督”。
在很多人看來,“春晚”兩個字就是一棵搖錢樹。從2008年開始,在觀眾對央視春晚越來越高的抱怨聲中,“山寨春晚”、“北漂春晚”、“醬油春晚”等像老孟這樣的“非正規軍”推出的各類草根春晚,打著“百姓的晚會,你我的舞臺”、“北漂大舞臺,有夢你就來”諸如此類的招牌一擁而上。
只是,草根春晚也要走商業路線了,這讓人懷疑,組織者若是為自己謀利,還有多少草根性可言?
老孟說他理解的“山寨”是野生的意思,或者自生自滅,或者成長壯大,“我做這個事的目的在于多給觀眾一個選擇機會,央視是大魚大肉,我們這是一盤泡菜。”
話雖如此,但他并不甘心“民間春晚”只在網絡上熱鬧,“上電視很難,得看有關部門是否網開一面了。不過我們也在努力溝通中,沒把握,但有希望。”但有網友認為,網絡是一個草根性的傳播平臺,這類草根春晚放在網絡上不正是實至名歸嗎,干嗎非上電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