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火爆
“音像店像發牌一樣賣唱片”
作為一名民族樂手,魯偉1992年轉行進入南京音像出版社。
“一開始做音樂編輯,主要負責港臺唱片的發行推廣。當時臺灣滾石唱片把旗下歌手的唱片分給國內幾大實力音像公司發行,比如周華健屬于上海音像,我們代理羅大佑、趙詠華、萬芳等人的專輯?!?/p>
“那幾年,一個著名歌手磁帶發行量動輒上百萬盒?!濒攤ジ嬖V記者,那段日子堪稱音像業“黃金時代”?!耙M版權的磁帶9.8元一盒,內地歌手磁帶6元一盒,也算較高的消費,但我們從來不愁賣。音像店的人開玩笑,說賣磁帶跟發撲克牌似的,嗖嗖的?!?/p>
1996 年,魯偉當上編輯部主任,接手新人任賢齊的唱片推廣,那張專輯叫《依靠》,在港臺地區毫無知名度。但魯偉聽了覺得不錯,決心花大力氣把它捧紅。魯偉和幾名宣傳人員每天騎自行車往返于南京各報社、電視臺和電臺?!爱敃r每位電臺DJ人手一張,見縫插針地播放?!本瓦@樣,《依靠》逐漸被南京人接受。有了前期鋪墊,《心太軟》一經推出就成了夫子廟“廟歌”,被迅速傳唱,歌手任賢齊和《心太軟》也在全國一炮走紅。魯偉回憶,“僅頭3個月,《心太軟》就賣出60萬張?!?/p>
據魯偉透露,1996年到2002年間,光靠任賢齊10張專輯,南京音像出版社利潤就高達千萬元。
關鍵詞:盜版
“盜版把傳統音像業推向深淵”
但是,好景不長。
1999年,魯偉做了南京音像出版社副社長。也就是從那時起,盜版開始盛行。
“《心太軟》火了后,大街小巷一天到晚播放,小攤小販用的全是盜版碟。”魯偉介紹說,到2000年,正版和盜版市場比率達1:8.9,而最暢銷的專輯銷量從鼎盛期1000萬張銳減至100萬張。
很快,隨著網絡的普及,非法下載更把音像業推向深淵。
“盜版碟好比是偷、是盜,網絡非法下載簡直就是搶。”魯偉告訴記者,到2004年左右網絡已經非常普及,各類數碼產品如MP3風靡一時,幾乎沒人購買正版音像制品。連周杰倫這種“樂壇天王”級人物,正版專輯銷量也從100萬張萎縮到10萬張。
“可以說,流行音樂唱片領域毫無利潤可言?!濒攤ジ袊@。
2005 年,南京音像出版社徹底放棄港臺流行音樂的發行。出版社幾經改制,魯偉也從副社長位子退下來,擔任出版社音樂總監,該出版社工作人員也從鼎盛期20多人萎縮至幾個人,“傳統音像業頹勢明顯,這在全球都是普遍現象。除了我們,江蘇音像、江蘇電子、江蘇文化等我省幾大音像出版社都面臨困境。”
關鍵詞:求變
“盡快改變小散亂差的局面”
面對盜版和網絡的雙重夾擊,包括魯偉在內,很多音像人都積極尋求對策。
“我們調整了思路,在教學音樂、定做業務、演藝市場表演權銷售等領域進行了拓展。”魯偉說,他們曾為一些獨立音樂人、高校老師定做唱片,還應知名詞曲作者之邀,為其出版紀念專輯。針對私家車越來越多的現狀,車載CD也成了出版社常態業務。
具有“長尾效應”的珍藏專輯也是出版社的“香餑餑”,“我們10年前和江蘇演藝集團歌舞團合作,創作了15張《民樂精粹》,涉及各類民樂作品,至今還受民樂發燒友喜愛?!比缃瘢攤ニ麄冋龂L試制作更多的珍藏版專輯。
不過記者注意到,和一些音像業發達地區相比,江蘇仍較為保守。比如在廣州,音像人積極探索媒體播放權銷售、影視作品銷售權等模式,廣東中凱文化搭上影視快車,中國唱片廣州公司創新英文版中國歌曲,廣州藝洲人向動畫發起總攻,還有一些音像公司干脆把唱片制作、藝人經紀和演出活動整合起來,都取得不俗成效。
對此,魯偉也認為,江蘇音像業應盡快改變“小”“散”“亂”“差”的現狀,“如果能形成集聚區,優勢互補,將有利于音像業發展?!彼砸詮V州音像業為例,“ 上世紀90年代,那里私營音像業主抱團成立音像城,如今‘拳頭效應’突出。早幾年張藝謀的《英雄》尋找全國音像發行商,廣州一家私營音像公司搶到了。如今,幾乎所有華語電影內地發行都由廣州私營音像公司做。這就是集聚效應。”
面對如今各方對網絡非法下載的“圍剿”,魯偉淡淡一笑,“這是好事,能規范網絡視頻、音樂。但在網絡普及和數字出版的大趨勢下,音像業也應敞開懷抱迎接網絡。這對所有音像人來說,還是一個尚在探索中的命題?!?/p>
本報記者 章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