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瑰寶,至今蘊藏著許多未解之謎。本書作者供職于江蘇省國土廳,在長期研究中,對秦俑的歸屬問題形成了獨特的見解。他的這部專著,以眾多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為出發點,大膽挑戰學界一些似乎已成“定論”的主流觀點,試圖證明兵馬俑與秦始皇并無直接聯系。盡管屬于一家之言,但作者獨特的視角與新穎的思路,對于普通讀者全面了解那段2000多年前的歷史,仍然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汞異常或因外部污染
1983年第7期的《考古》雜志發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稱:在對整個封土堆的土壤汞量測定過程中,1個點的含量達到1440ppb(納克級,相當于10的負9次方),其余53個點的平均含量約205ppb,由此得出了封土汞含量異常的結論,進而認定封土汞異常的原因,是來自秦始皇陵地宮之中,有著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銀。
有些人認為這是秦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史料記載,得到了當代科技手段的肯定,認為這是地宮建設超越時空界限的鐵證,更有權威人士據此提出:由于有大量水銀的保護,秦始皇雖然死了2000多年,但他仍可能完好無損地安臥在地宮之中。當然,也有一些專家和學者,對“物探”成果的真實性、適應性,提出了合乎邏輯的質疑。比如:在1986年的秦俑學術討論會上,就有人就“汞異常”的說法指出:如果要使前述觀點得以成立,首先要排除以下幾種外部汞污染的可能性。
一是,要排除周邊工廠排出的含汞廢水、廢氣,對秦始皇陵封土產生的各種污染;二是,要排除秦始皇陵附近的農作物,曾經使用過各種含汞的農藥;三是,要排除長期以來,在驪山開山工程爆破過程中,曾經使用過含汞的起爆劑。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臨潼縣志》說:“1978年~1980年,對全縣苯、汞、鉛作業工人進行普查,涉及21個工廠中毒人數1193人。”《陜西省志》也說:“長安、臨潼、藍田縣,農藥中的汞、砷等有毒物質,大部分殘留于土壤中,并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