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金佛山,工作人員講述發現化石群的經過 本組圖片均由記者 龍在全 攝
海底生物化石
數名工人在南川金佛山上一山澗旁開挖人工湖時,結果挖出了一堆海底化石群,方圓約一平方公里。昨天,經專家鑒定這些化石生活在距今約4.3億年至5億年前之間,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并證明當時的金佛山一帶全是一片淺海區。據悉,當地擬投資1000多萬元修建公園對這些化石加以保護。
挖湖挖出海底化石群
被挖出的化石群位于南川金佛山古銀杏賓館下端、海拔1000多米的山澗旁。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化石群分布在一塊寬闊平坦的地上,有的呈魚鱗狀,有些呈龜狀,還有些呈刀斧狀重疊在一起。其中一條魚狀化石長約60厘米,寬約20厘米,棱角分明,活靈活現。據該賓館常務總經理張茗介紹,日前一群工人準備將此地開挖成一條人工湖。當他們挖到離地面約一米深時,突然出現這些化石群,工人趕緊告知南川區政府。隨后,施工被緊急叫停,這些分布在一平方公里內的化石將等待專家進一步鑒定。
化石群距今4.3~5億年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院沈副教授親自在金佛山見過該化石。昨天,他告訴記者,初步鑒定這些化石距今約4.3億年至5億年前之間,屬于海底生物化石群,當時的海洋生物死后形成化石,經過長年累月的演變,化石形成了巖石,后來因地質構造的原因,金佛山一帶被抬升,海水慢慢消失進而形成陸地,巖化暴露出來后化石自然也就裸露了出來。
沈副教授還表示,金佛山一帶海底化石群的發現,對研究當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