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營村出土的部分蛋化石
樊永慶老漢指認化石發掘層
被稱為“恐龍山”的區域
西峽恐龍蛋化石蘊藏數字面臨大幅度刷新——西峽陽城一帶最近頻頻發現珍貴的恐龍蛋化石,而一處約5平方公里的山地,更密集地蘊藏著約15萬枚、囊括二十幾個種類的恐龍蛋化石,還有大量的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有專家認為,這是繼1993年西峽大面積發現恐龍蛋化石群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修路頻見珍稀“巨型蛋”
7月28日上午,西峽縣陽城鄉趙營村。在趙營水庫東岸一個叫做山楂洼的山凹里,趙營村村支書張豐臣當著記者的面,拂開土層,一窩巨大的恐龍蛋化石露出一角。從大體形狀上看,這窩恐龍蛋化石的數量在40枚左右、直徑有兩米,保存非常完好。這窩恐龍蛋化石經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專家辨認,確認是恐龍遺跡園正在展出的、被稱為是“鎮館之寶”的西峽獨有的珍稀恐龍蛋化石——“西峽巨型長形蛋”的同類。
“這是村民們開山修筑趙營村至金花村‘村村通’公路時發現的。”張豐臣說,“目前,僅新修公路沿線兩公里范圍內就發現有二十多窩這樣的恐龍蛋化石,估計實際蘊藏量不下100窩。同時還發現了樹枝蛋、戈壁棱柱形蛋等十多種恐龍蛋化石。”在村部,張豐臣向記者展示了臨時保存的修路施工中拾到的蛋化石和龍骨化石。
“西峽巨型長形蛋”單枚蛋長37~50厘米,成圓圈狀圍成一窩,每窩在26枚至40枚之間。專家推算,在趙營村,“西峽巨型長形蛋”的蘊藏量可能不下5000枚,加上其他種類的蛋化石,總蘊藏量將超過兩萬枚。
“恐龍蛋廊”印證“恐龍山”
任溝村與趙營村直線距離2.5公里。任溝村村支書任國志帶著記者爬上村東一座大約百米高的圓形山坡,“這座山坡里面有數不清的恐龍蛋、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
村民任老漢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這座山坡上就散布著大量裸露在外的恐龍蛋化石。上世紀90年代當人們知道這東西值錢時,曾經發生過盜挖現象。
記者登上山坡頂部向下望去,只見山坡上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或垂直向下、或斜插坡中的已被封閉的坑道。“這就是不法分子盜挖后留下的痕跡。”當地村民說。
在山坡上,施工人員正在一處坑道洞口忙碌。任國志告訴記者,按照專家的建議,他們準備將數十個廢棄的坑道連成一體,形成一條“白堊紀遺跡”地下長廊,用來集中研究恐龍蛋化石、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分布層面和分布規律。
正是這個地下長廊,掀開了這個地下恐龍遺跡庫的“冰山一角”。任國志帶領記者沿著高約1米、需要弓著身子才能夠進入的廊道下行了80多米,廊道兩邊展現出一片奇異景象:呈曲線狀蜿蜒起伏的巖層里,不時凸顯出一窩窩數量不等、外形光潔、環列整齊的各種恐龍蛋化石,同時還發現了幾種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嵌在一塊青石正中間的魚化石頭尾鰭俱全,栩栩如生,連鱗片都清晰可見。
“從坑道里蛋化石的密集度看,平均每平方米至少有7枚恐龍蛋化石。專家估算,這里的蘊藏量應在十萬枚以上。”任國志說。
趙營、任溝、劉營一帶不僅恐龍蛋化石蘊藏數量巨大,而且蘊藏的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分布廣、種類多、埋藏淺。在緊鄰任溝的劉營村,60多歲的樊永慶老漢帶領記者看了村頭山坡上裸露的微型樹枝蛋化石、龍腿骨化石、古生植物化石和古生物海螺化石。
村民們說,早些年耕地時就曾發現大量裸露的蛋骨化石,可惜當時不知道這么珍貴,他們平整土地時都撿成一堆,扔地邊水渠里了。
登上趙營水庫南邊的制高點,向東南望去,五架灌木叢生、外形酷似大型草食恐龍平滑脊背的山坡聚攏成一個巨大的環形。更讓人驚奇的是,它們好像幾只大型恐龍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幾座外形奇特的山坡正是恐龍蛋化石、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分布最密集的區域,當地村民形象地稱之為“恐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