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墻夜景 本報記者 張宏偉 攝
興城的南門
南京城墻
中國明清城墻捆綁申遺啟動,南京城墻、西安城墻、興城城墻“打包”列入中國申遺預備名單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都城墻,“南京明城墻”與“西安城墻”、“興城城墻”組成“中國明清城墻”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2日上午,在南京召開的“城墻科學保護論壇暨中國古都學會城墻保護專業委員會首屆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對“中國明清城墻”是否能夠成功申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一切取決于現今人們對城墻真實性與原真性的保護,在保護城墻的過程中對于新觀點、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與運用,專家認為應當謹慎和多次論證。
三城市城墻“打包”
12日的研討會上,成立了中國古都學會城墻保護專業委員會,并討論決定將已被列入中國申遺預備名單的南京明城墻、西安城墻和遼寧興城城墻“結盟”,以“中國明清城墻”的名義“打包”申遺。
據西安城墻景區管理委員會處長劉冬介紹,西安明城墻是在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的基礎上修建的,長13.74公里,已全部修復貫通。遼寧省興城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秀麗告訴記者,遼寧大興城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是中國僅存的明代軍事衛城,袁崇煥曾在這里阻擋后金軍南下,并取得寧遠大捷。去年國家文物局進行調研后,將南京城墻、西安城墻和興城城墻“打包”列入中國申遺預備名單。
主持這次調研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說,明清城墻申遺雖然有很多有利因素,但是由于世界遺產保護的是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不可能集中在幾個文明古國,因此對文化遺產豐富的中國來說,申遺的隊伍會排得很長。
保持城墻的原真性
“朱元璋建造的時候就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600年過去了,現殘存的南京明城墻長25.091公里,仍舊是世界一大奇觀,當時作為軍事防御功能的明城墻如今涵蓋了更深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楊新華告訴記者,解放后南京就開始對城墻的損傷進行了全面查勘和搶修,目前主要是積極進行城墻本體的保護,以保持城墻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明城墻的設計、建筑規模就今天看來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在修繕和保護時應當對歷史持有尊重的態度。”南京大學教授蔣贊初說。
南京市文物局在對明城墻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城墻的損傷現象主要為膨脹、開裂、剝落、坍塌等。楊新華表示,目前該市對城墻的搶險維修也主要以用原材質、原工藝的原則,而不采用水泥砂漿。他認為,一些新技術、新工藝用在文物上還是需要采取謹慎的原則。龔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