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新聞發布會3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大廳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將于今年4月20日在紹興舉行。此次公祭由國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紹興市人民政府承辦。
“祭禹”升為國家級
記者從今天的發布會上獲悉,今年3月1日,國家文化部正式同意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使祭禹典禮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家級祭祀活動。去年6月,祭祀大禹陵典禮和祭祀黃帝陵典禮一起入列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文化空間大類”,使祭禹與祭黃一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也是去年6月以來,祭祀大禹陵典禮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的首次祭祀活動。此前,被列入國家級祭祀僅有“公祭黃帝陵”,“公祭大禹陵”升格將形成“北有黃帝陵,南有大禹陵”祭祖文化格局。
據悉,公祭大禹陵典禮將于2007年4月20日(谷雨)上午9:50在紹興大禹陵廣場舉行。此次公祭典禮擬采用“禘禮”(古代最高禮祭)形式,儀式主要分為12項議程,分別為宣布典禮開始、獻貢品、鳴銃、擊鼓、撞鐘、奏樂、獻酒、敬酒、恭讀祭文、行禮、樂舞告祭、禮成等。整個議程緊湊規范,典禮儀式大約45分鐘。典禮后,祭祀人員前往大禹陵舉行謁陵儀式。公祭典禮參加人員分主祭、陪祭、參祭。公祭典禮將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和國家部委領導、兄弟省市領導、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大禹后裔代表及社會各界代表4000多人參加,人數為歷年之最。
公祭典禮在環境布置和氛圍營造上,注重統一性、協調性和莊重性。在典禮開始前,吹打樂隊、舞龍、舞獅隊、儀仗隊等都將進行表演迎賓,以烘托熱烈的氣氛。此外,參加祭祀活動人員將統一佩戴黃色佩巾和節徽,顯示其莊重性和整齊性。
2006年公祭大禹陵典禮
2006年公祭大禹陵典禮
2006年公祭大禹陵典禮
2007年公祭大禹陵系列活動及特點
據了解,今年公祭大禹陵典禮,總的要以“祭祀華夏之祖、弘揚大禹精神、建設和諧社會”為主題,通過公祭大禹陵活動,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強大禹祭典的影響力,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感召力。
這次公祭大禹陵活動,主要有四方面的特點。一是體現國家水準。公祭大禹陵典禮已升格為國家級祭祀活動,這在國內尚屬第一。我們將按照國家級祭祀活動的標準,以一流的祭祀典禮、一流的組織策劃、一流的接待服務、一流的城市形象、一流的活動效果,努力把今年的公祭大禹陵活動辦成一個規模高、檔次高、體現國家級水準的祭祀活動。二是彰顯人文精神。就是在活動內容上,要突出“祭祀大禹、紀念大禹、學習大禹”,做深做足大禹精神文章,把大禹精神體現在每一個活動中,體現在每一道程序中,體現在每一個設計的細節中,切實把大禹精神挖掘出來、傳播出去,更好地起到激勵民心、振奮精神的作用。三是展示地域特色。借助于這次活動,充分展示紹興融江南水鄉、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于一體的地域特色和風貌。我們以公祭大禹陵典禮,帶動中國蘭亭書法節、紹興風情旅游節、中國紹興茶文化節,實行一節帶多節,整合節會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四是擴大社會參與。利用各類媒體和互聯網等手段,創設一些活動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增強公祭活動的互動性,努力擴大活動的參與面,增加社會公眾對活動的知曉率,真正使得這次大規模的國家級的祭祀活動,讓各級領導滿意,群眾滿意,社會各界滿意。
為整合節會資源,圍繞公祭大禹陵活動,還將舉行一系列活動。一是中國·蘭亭書法節。4月19日上午9:00,在紹興蘭亭景區流觴亭舉行第23屆中國蘭亭書法節開幕式。主要安排中國書法群賢揮毫會,曲水流觴、浙江省中小學生現場書法大獎賽等活動。二是中國·紹興茶文化節。4月21日上午在紹興城市廣場舉行第二屆中國·紹興茶文化節開幕式,主要安排精品名茶展銷展示、茶葉炒制表演、千人品茶等活動。三是紹興水城風情旅游節。4月19日在紹興城市廣場等地舉行“百位嘉賓聚紹興”、“百艘烏篷游古城”、“五十個旅游項目落紹興”簽約儀式等活動。四是其他活動。4月19日至22日在紹興,還將舉行群眾文化大展演,“文化大巴”大巡演,中國現代代表畫作品展,萬人登會稽山,紹興建筑工程成就展等活動。
歷朝歷代祭祀大禹情況
自古以來,大禹同炎黃二帝一樣,是華夏兒女一直遵奉和祭祀的祖先。大禹死后葬會稽后,即開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動,以后歷時數千年,承傳不絕。
祭禹之典,發端于夏王啟,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啟,祭會稽大禹陵,啟這一祭禹方式,首創祭禹祀典之先例,是國家祭典的雛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大禹墓地親祭大禹,“上會稽、祭大禹”,開啟了祭禹祀典的最高禮儀。至今大禹陵有秦國相李斯用小篆記載秦始皇東巡祭禹經過的石碑。此后,歷代都有帝王或他們派遣的大臣到紹興祭禹。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頒詔保護禹陵,開始將祭禹正式列為國家常典。明清兩朝的祭禹儀式和制度最為完備,典禮也最為隆重。明代,遣使特祭成為制度。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又親臨紹興祭禹。民國時改為特祭,每年9月19日舉行,一年一祭。
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公祭大禹陵典禮。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大禹陵的第一祭,也是20世紀30年代后期停祭以后的第一祭。此后,紹興市本著“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公祭、十年一大祭”的原則,采取公祭與民祭相結合的方式,每年舉行祭祀活動。去年4月2日,紹興市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又一次舉行了盛大的公祭大禹陵典禮。
相關閱讀:大禹概況
大禹,姓姒,名文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是歷代華夏兒女敬仰學習的道德形象。大禹一生的突出功業是治水和立國。治水,奠定立國的根基;立國,鞏固和發展了治水的成果,使當時松散的部落聯盟形成為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大禹在治水和立國的大業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禹精神,是我們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早已轉化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核,成為千百年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民族振興、國家繁榮前赴后繼、奮斗不息的精神支柱。
大禹與紹興密不可分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之所以在紹興舉行,是因為大禹與紹興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第一,大禹重要活動地在紹興。從史書上記載來看,大禹有五件大事都發生在紹興。一是禹禪會稽。紹興前人慣稱會稽。會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義不是會計,而是會祭。《史記.封禪書》記載,“禹封泰山,禪會稽。”這是會稽山得以成名且列為中華九山之首的重要歷史事件。這是大禹的一項天才的政治發明,其目的在于通過召集諸侯共同祭祀會稽山,從而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權。這種政治結盟的形式,在后世叫做“宗廟會同”,實為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會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為疏,“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水成功。在紹興有許多大禹治水的傳說,而最有名的當推“禹疏了溪”。了溪,后稱剡溪,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傳為禹治水畢功后所棄饅頭所變,當地百姓呼作“石饅頭”。三是禹會會稽。大禹在會稽山會諸侯,祭諸神,明君位,示一體,創建中國第一王朝。四是禹娶會稽。大禹與涂山氏的結合,應是在禹“禪會稽”之時之地。五是禹葬會稽。大禹死后葬在會稽。第二,紹興有眾多的大禹遺跡。紹興的“大禹陵”,早在1996年就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95年,江澤民主席來此謁陵,回京后專門為新建成不久的大禹陵牌坊題“大禹陵”三字。大禹陵景區內許多歷史遺跡、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廟、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題刻,不僅是歷史見證,更具有重大的文物價值。此外,紹興還有不少地名與大禹有關,比如夏履橋,相傳大禹治水經過這里,他的一只履被洪水沖走,老百姓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名曰“夏履橋”;又比如,當前紹興市湖塘鎮的刑塘,相傳為大禹斬殺防風氏處。第三,大禹姒姓后裔主要在紹興。現在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國姒姓后裔不過幾千人。 (中國發展門戶網 王振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