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合肥市退休老人徐從敬有著規律的“書法人生”:每天上午9時半開始練寫小楷,直到吃午飯;下午兩時半開始寫大楷,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
他說:“退休后練習書法也不圖別的,就是鍛煉身體,充實退休生活。如今三年過去了,書法已經成為了我退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一天不練心里就憋得慌。”
在安徽省合肥市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期間,記者了解到,作為藝術傳承的中國書法,正在從“王謝堂前”的精英藝術走向“尋常巷陌”的大眾化藝術,具備了休閑、健身等新功能。
中國書協研究部副主任劉恒告訴記者,“現在老年人退休之后才開始從頭學習或練習書法,這在全國各地都很普遍。在各級書協組織的研討活動、培訓中心,結伴來的老年人非常多。他們一般對書法理論知識比較欠缺,更多地只是將練習書法當成一種休閑、健身方式。”
據了解,僅從書法愛好者來看,以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老干部、退休職工等;書法的健身和修身養性功能是吸引眾多中老年退休職工加入書法愛好者隊伍的主要原因之一。
曾在安徽黃山地區工作的65歲退休老人李傳浩告訴記者:“字要寫得好,不僅全身力氣都要用上,還要積極動腦。”
劉恒認為,書法藝術是最接近民眾的休閑藝術,尤其在廣大農村很有“市場”。“書法藝術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書法不像其他藝術門類需要特定的場所、工具、技巧、設備、人力配合等條件,一人一桌一紙一筆即可,再買上一本字帖,成本低廉,無師自通,自得其樂。這在目前經濟欠發達的廣大農村尤為實用。”劉恒說。(記者 熊潤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