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作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生活豐富,經濟條件較好,人們的服裝無論用料、款式、色調等都與農牧區有一定的差別。城鎮男女一般喜歡以嘩嘰、毛呢或混紡作為衣料,婦女尤講究款式新穎合身。穿藏袍時里面都要穿襯衣,男式襯衣多半是高領,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用白色綢布作面料的居多;女式翻領用各種顏色的綢布做成。女式襯衣袖子較長,平時卷起,跳舞時放下,袖隨舞起,翩翩而動,十分優美。農牧區的服裝、鞋帽喜歡運用紅與綠、黑與白、赤與藍等對比色,并且巧妙地運用復色、金銀線造型,具有簡潔明快、動感活潑的效果。
貴族藏袍與民間藏袍在結構上沒有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質地和花紋上。如蟒緞袍用黃、紅、藍、綠、白、紫等顏色緞面制作,繪有龍、水、魚、云、山等紋樣。四品以上官員在朝見贊普、大活佛和法王或重大節日及舉行禮儀時才可著這種服飾。另外,還有團花綿緞袍、"曲巾"袍等,這些一般都是城市貴族的服飾。貴夫人、小姐的藏袍主要式樣有兩種,即"曲巴普美"(無袖袍)和"曲巴普越"(有袖袍),大都用各色起花緞面制成。
僧尼服飾一般以絳紅色氆氌為科。普通僧人的衣著,上身常著短坎肩,前胸與背面用黃布裝飾(僧官的短坎肩用金絲緞裝飾);下面圍一條長裙,上身還披一條長約身長兩倍半的披肩,舉行法會時僧人們都披絳紅色氆氌制作的大氅,頭戴類似雞冠形的帽子。這種帽子以厚黃氆氌為料,帽形似雞冠,帽頂有穗,剪縫整齊,向上聳立。僧尼還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飾的細節上有所差異,如寧瑪派僧尼戴一種叫"烏堅邊夏"的帽子,這種帽子以紅氆氌為料,帽頂尖長,帽檐向上翻,前面開口;薩迦派的活佛們則下身圍以白布長裙,上披由紅色繭綢三幅縫成的披肩。
日喀則農民的著裝通常是身穿一件白色圓領右衽氆氌長袍,領子、袖口、袍邊鑲紅、黃、藍色帶十字花紋的花邊,藏語稱"曲巴"。氆氌是日喀則農村手工生產的毛織品、品種很多,質量不等,日喀則的江孜就以生產氆氌而聞名。這種"曲巴"略長于一個人的身長,穿時將其套在頭上,腰系一根帶子,垂下部分剛過膝蓋,腰部就凸起成為一個口袋,日常用的木碗、糌粑袋、酥油盒和零星物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甚至小孩或小動物也可以揣在衣兜里。睡覺時把腰帶解開,拖下去剛好把全身蓋住,出門時可以不帶行李而用"曲巴"當被子。農民在平時戴毛線帽或氈帽,節日便戴金花帽,藏語稱"次仁金各",帽頂飾金絲緞及金絲帶,帽沿用皮毛做成4個耳朵形,金光閃耀,非常美觀。農民均添置一頂或數頂以備喜慶場合使用。印度禮帽也是農民喜愛的帽子。農村人愛在右耳戴一大金耳環,這是財富的象征,也是男人的美飾。日喀則農民穿的靴子稱為"松巴",牛皮做底,氆氌做面,黑色氆氌做靴筒,靴面上鄉各種圖案花朵,美觀而又暖和。不過,現在大多數農民都穿膠鞋和皮鞋,"松巴"靴只有部分老年農民穿了。在夏天和秋天,農民常穿白色或紅、藍色的襯衫,身短袖長,一般用棉綢縫制,冬春則穿黑色氆氌上衣,藏語稱為"堆多"。夏天或農忙時"曲巴"只穿左袖,右袖從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也可以兩袖都褪出,將袖筒扎在腰間,中午陽光熾熱,往往完全袒露上身曬太陽。但到冬日或早晚,便把衣袖穿上,遇到尊貴客人或者進寺廟禮拜神祗活佛,也穿上雙袖以示尊敬。
牧人的穿著與農民不同,他們幾乎一年到頭都穿皮袍,因為那里無論冬夏都十分寒冷。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線縫出大幅圖案。比較富有的人則以毛或緞子為面,并用豹皮或水獺皮、猞猁皮鑲邊。年輕的牧人,頭發粗而濃黑,他們把火紅色的毛線和濃黑的頭發纏扎在頭上,非常英武,這種發式稱為"英雄發"。牧人冬天戴狐貍皮帽,狐貍被頭腳齊全地戴在頭上,被認為是一種派頭。夏日則戴一種紅纓氈帽,腰間常掛一個銅制或銀制佛盒,內供神佛、經文或神圣物件,這樣他們便能無時無處不與神佛同在。子彈夾、火鐮、火石,都用非常講究的皮具掛在腰上,它們和腰刀、牧鞭一樣,既是勞動和護身的物品,又是一個真正的牧人不可缺少的裝飾。
來源:西藏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