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個賣冰棍的農民,現在是福布斯中國富豪。他成功的決策大多來自神奇的直覺,他有著粵商那種典型的花崗巖般的意志與偏執的自信
“沒有在行業中做到全球最大,決不改變主業。”李興浩用他那“廣式普通話”宣揚 著志高空調的追求,中氣很足,慷慨激昂,有時還揮動緊握的拳頭,似乎每一次講話都是面對著16000余名職工。
“好像坐下來就不自在。”今年42歲的廣東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說,這是他個性的表露方式之一,“如果時刻都正襟危坐,情感很難傳遞、感染別人。”
就在兩個月前,2005年中國福布斯富豪榜揭曉,這位被媒體形容為“肢體語言豐富”的民營企業家,以18億元人民幣位居第86位,他旗下擁有的企業,除了年銷量達350萬套、進入行業前4名的志高空調,還有上海科技、中國紡機、小天鵝、ST東嶺等4家上市公司。
2006年1月9日,“2005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評選揭曉,李興浩眾望所歸地當選,評委會對他下的評語是:“從白手起家到積累數億元財富,顯示出堅韌無畏的品格和意志”,同時“志高空調率先與跨國采購公司實行銷售對接,把空調產品銷向世界的同時,避免了貿易爭端,在國際貿易中闖出了新路”。
空調行業“一年消亡27個空調品牌、另有48家茍延殘喘”,但志高卻連續7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長,如今比肩美的、格力、海爾等行業巨頭,更值得一提的是,與許多長于資本運作的企業家不同,李興浩從底層干起,“他的每一分錢都沾著自己的汗水”。
早在1982年初,因家境窮困而被迫從高一輟學的李興浩面臨著生存的壓力,他先是賣冰棍、賣小菜,后來又在生產隊的磨光廠里當過質檢員、副廠長等。
此時,改革大潮已使珠三角地區煥發出蓬勃生機。一天,李興浩盯著抹機器用的普通撕紗時,靈機一動:廣州那么多工廠那么多機器,肯定需要大批量的撕紗!于是他的豐一布碎廠迅速成立,從此,李興浩既當廠長又當工人,既是采購員也是推銷員,騎單車幾乎跑遍了廣州大大小小的工廠,李興浩的經營效益不錯。
緊接著,他又辦起了服裝廠、手套廠等,盡管員工沒幾個,涉足的“產業”卻不少,此時的李興浩“儼然一個集團公司的老板”。
但在一次送撕紗到倉庫時,李興浩不經意中發現,大量的五金工具占據了倉庫主要地方,“這說明做五金生意比撕紗更有銷路”,于是李興浩當機立斷,又開了一家五金商店。其后,李興浩還開過酒樓、電腦公司、勞保商店、五金廠等,“基本上是看什么好就搞什么,全憑我的直覺。”李興浩說,他沒有什么分析論證,更沒有做什么策劃和咨詢。
實際上,李興浩與空調結緣也是來自于他的“直覺”。那是在李興浩的酒樓里,他猛然發現維修一次空調機的費用就近千元,于是他又迅速開辦了興隆制冷設備維修中心。但空調維修過程中,李興浩發現,許多國產空調的質量明顯不如進口產品,“不相信中國人就造不出過硬的空調來”,于是1993年10月18日,李興浩與一臺商各投資600萬的志高空調電器廠在廣東南海正式成立。
1994年,志高空調正式投產之時,遭遇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空調大戰,不少企業開始轉向。但李興浩卻反其道而行之,關閉了他的電腦實業公司等企業,“從此空調成為我一輩子的賭注,但我堅信能贏。”
盡管如此,志高空調在第一年里僅售出幾千臺,在1995年也只有1萬多臺的銷量。這一狀況影響到臺灣的合資廠商的信心,1995年底,志高的資金幾乎全部被抽走,中層干部流失嚴重。
出人意料的是,李興浩卻依靠他在珠三角地區有口皆碑的誠信,贏得了所有供應商的支持,有的供應商甚至表態:給志高送的貨一年之后才收款。李興浩的人格魅力挽救了志高,以至于若干年之后,李興浩的口頭禪仍是“我說的話就要辦到,哪怕讓自己虧本也沒有關系。”
到1997年底,志高實現全國銷量6萬臺,也終于走出了生存困境。此后,志高走上了健康的發展軌道,銷量連年遞增。1998年,志高開始涉足海外市場,并于2001年10月獲得自營出口權,2003年3月,志高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會場空調招標中一舉中標2萬臺空調的訂單,到2003年底,志高銷售網絡已擴展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月出口額高達1000萬美元,其全球銷量達180萬臺,躋身于空調行業五強。
2002年5月,營業額高達850億美元的韓國最大企業現代集團與志高建立聯合生產線,在廣東南海市生產“現代空調”,志高擁有國際國內經銷權。隨后,韓國三星、LG,美國惠而普、約克、通用,歐洲電信等接踵而至,志高由此同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如今,李興浩領銜的志高已發展成為以空調、空調配件生產為主導,涉及家電、信息、電子、化工、建筑、物流、醫藥、生物工程、移動電視、銀行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集團,其中李興浩持有90%以上的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