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氣不粗、理直氣不壯,蘇商嚴介和曾經如此自我調侃。
承繼與接續,延伸與拓展,蘇商的集體使命。
低調做人、埋頭做事,遠官僚、親商人,歷史上的蘇商與官員謹慎疏離,奇跡般地規避了因改朝換代導致的商業沉浮,欣欣然存活于世。
“蘇南模式”統領風氣之先,卻也經歷諸多跌宕起落;“蘇州現象”張揚獵獵旗幟,竟也蒙受太多猜忌質疑。
從“單兵作戰”走向“區域結盟”,力圖掙脫“模式與現象”之爭,蘇商“自在自為自沉浮”。
言說過往輝煌,蘇商底氣不弱。
有人將蘇商比作“優裕一族”,不無道理。
和那些因為自然條件惡劣被迫出走異鄉的晉商、徽商、閩商比起來,蘇商幸福得像花一樣。翻看地圖,自古至今,蘇商的誕生與群居之地——蘇南(蘇州、無錫、常州三地周邊地區)可謂物阜民豐的風水寶地。歷史上被贊譽為魚米之鄉的蘇州河畔、太湖流域,酒肆林立、商旅輻輳、店肆如鱗、客賈云集。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江蘇的青銅器冶煉已聞名遐邇;隋唐以后,開鑿好的大運河成為南北鹽鐵中轉的中心,有史書為證:“賦之所出,江淮居多”;那時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從中原一帶南移至蘇南。清晨,人們用擔子挑著自家產的綢緞從江南的蒙蒙煙雨中“深巷明朝賣杏花”一路走去,晚上,歸來的是滿擔柴米、油鹽。
斗轉星移、世事浮沉,先天資源的充裕成就了蘇商,也遲滯了他們的進一步躍進,蘇商一直在興盛與衰落之間飄渺游移。
影像沈萬三 蘇州起 蘇州興
沈萬三,傳統蘇商的影像標志。
一個冬天,一個年輕人茫茫然趕至蘇州周莊,瞻仰沈萬三故居,盡管身旁游人如織、熙熙攘攘,但他的心情卻憂郁不已、暗自傷戚。由于遭受亞洲金融風暴沖擊,他的企業瀕臨破產,面對著沈萬三的銅像他不停地抽煙沉思。幾年之后,他的企業不僅沒死,反而越做越大,而今已是中國服裝行業的領先企業。這個年輕人叫周海江,江蘇紅豆股份集團公司總裁。
2007年9月25日傍晚,江蘇紅豆股份集團公司一間狹小而精致的會議室內,面對記者,周海江依然像10年前那個冬天一樣不停地抽煙,只是此刻心境已然迥異?!拔以谏蛉f三故居溜達了多時,我記住了墻壁上鐫刻的一行字——成功等于誠信、勤奮、智慧再加一點點機遇。這些讓我深有感悟、若有所思。”周海江向本報記者回憶。
600年的時光與界限在那個冬天悄然相通,困境中的周海江與那個傳奇人物心意相融?!叭缟蛉f三所言,誠信、勤奮、智慧、搶抓機遇是蘇商的群體特征,蘇商的文化演變一脈相承。”周海江如是說。
以沈萬三為代表的蘇商自蘇州起,自蘇州興。
2005年12月的一個清晨,在蘇州古老的上塘街上,蘇商博物館悄然落成。在這里保留了古代至今關于蘇商的各種商業資料以及江蘇企業的發展簡史。一卷卷商會檔案,一張張陳舊的圖片,一頁頁泛黃的文件,沈萬三、榮德生等商業名人的記錄赫然在列。
“蘇州商人的歷史代表整個蘇商的歷史,蘇商博物館成立的意義在于讓后人了解蘇商的真實過往?!碧K州市工商聯主席姚東明對本報記者如此解釋。
歷史上的蘇商為了應對徽商與晉商在江蘇地區市場不斷的分食,于20世紀初成立了蘇州商會,以期振興工商業,自此而始蘇商與商會保持緊密聯系。
與從事商品貿易的徽商和金融票號的晉商不同,蘇商是注重實業的新式商幫。1895年《馬關條約》之后,清政府允許外國人在上海設廠,于是臨近上海的蘇南商人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上海見識了洋人現代化工廠之后,便紛紛回到家鄉操辦起冶金、紡織、服裝、航運等制造業。
“實業救國”的浪潮中,涌現了榮德生、張騫等一批人物,而那時,蘇商所辦的實業工廠無論資金規模還是工廠都遠居其他商幫之上。上世紀20年代,蘇商的陣容空前強大,成為當時中國一股不可小視的經濟力量。
“近代蘇商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代表。”《蘇商》雜志主編、國際蘇商聯合總會秘書長俞文勤對本報記者表示。他認為,蘇商歷來以實業為主、商貿為副,因為江南士紳們的不斷加入,提升了蘇商的文化素質,而這也是蘇商有別其他商幫派系的標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