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傳于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悉達多傳說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孔子同時。因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后來他的弟子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隸制度下,社會極為動蕩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印度社會生產力已發展到普遍使用鐵器,農業生產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發達起來,一批城鎮小邦興起(迦毗羅衛國就是當時的一個小邦),經常互相侵并,發生沖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亞細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后,創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稱為婆羅門)為最高的社會階層,奴隸(稱為首陀羅)是最下賤的階層。首陀羅是非雅利安人,受著極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被婆婆羅門隨意驅逐甚至殘害。這種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不僅被訂在法律中,還神圣不可動搖地規定在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婆羅門教義中。當時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種姓制度問題上,形成了尖銳復雜的斗爭,導致社會動蕩,生產下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得不到溫飽和安定。痛苦、失意、無望、頹廢是當時一般的社會情緒。
這種社會情緒也使作為一個小邦王子的悉達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悶,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不愿繼承五位,便外出尋道。開初他也想從婆羅門教中皖出解除苦難的方法,但終于不合心意,便舍棄了婆羅門教,閉居山林靜坐。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畢缽羅樹(后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下終于悟出了解脫苦難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來他便到中天竺各地進行傳教活動,組成僧侶集團,逐漸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時候,佛教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
佛教的教義是一個相當龐大、精細的唯心主義體系,后來由于不斷的傳播,發展成為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教義就顯得更為雜亂了。
“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據稱是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內容。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謂“苦諦”,就是說人世間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會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說八苦),沒有絲毫樂處,引導人們去厭惡人世。所謂“集諦”,指造成世間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來找去佛教徒找到了兩條原因:一條叫“業”(干事情),這是致苦的正因;一條是“惑(煩惱)”,這是致苦的助因。業和惑產生出無數苦果,如果斷絕業和惑,苦果自然隨之斷絕,就可以達到“寂滅為樂”的境界,這就叫“滅諦”。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就必須修道,這就是“道諦”。佛教所說的“道”就是涅槃之道。所謂“涅槃”譯義為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實際就是死的化名(這種化名多至六七十個)。佛教修行,以涅槃為極目的,其實就是引導人們去求死。四諦之中,苦、滅二諦尤為重要。人生最苦,涅槃最樂,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一點也不敢觸動,僅以消極厭世和追求死亡的說教來麻痹人民的斗爭意志。苦諦以生老病死等作為人生中最大的苦難,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脫這些苦難,窮人是這樣,富人也是這樣,這就很巧妙地掩蓋了階級矛盾,抹煞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是造成被壓迫人民痛苦的根源。這種說教當然是對剝削階級有利的。誠然,剝削階級也會遇到生老病死等問題,但他們是從剝削階級的貪欲本性來考慮這類問題的,即如何才能長壽,如何在來生來世也能保住榮華富貴的地位等等。而這種說教,不僅迎合了剝削階級的貪欲心理,還為他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剝削階級在縱情享受的同時,分出一部分財物施給寺廟,就可以得到極大的福報。“施佛塔廟,得千倍報;布施沙門,得百倍報。”佛教正是這樣向剝削階級廉價地出售進入天國的門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