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正在被一種負面情緒籠罩著。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轉型的加劇,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們似乎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消極和抵觸心理。”《小康》雜志這樣解讀他們前不久剛剛完成的2006年“快樂指數”。這項共有兩萬多人參與的網絡調查顯示,國人目前的“快樂指數”為79.3分,略高于去年的78.1分。
“你看這個!”韓蘊說著,點開了電腦屏幕上一條新聞報道后的“評論”——這是1月4日一家門戶網站轉載的關于某研究中心預測“2007年物價將繼續保持低位良性增長”的消息。“完全是為漲價造勢!”“還好意思發表這種言論,我看了個標題就來罵了!”數百條跟帖,幾乎清一色這種論調。
“確實如此,網絡上充滿了謾罵和發泄式的語言暴力。要是有人站出來稍微發表點兒不同看法,肯定得被板磚活活拍死。”每天都要在網上泡七八個小時的韓蘊對此特別有感觸,“很多時候,這種情緒已經影響到人們的理性分析和正常判斷了。”
社會學家表示,這種情況令人深思。我國政治經濟狀況不斷好轉,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甚至迎來了空前的超長發展周期,國內生產總值連續4年以兩位數增長;民主法制建設在艱難進行,不少地方引入公共政策參與機制,讓大家的意見能夠進入政府管理序列。一切似乎都在有條不紊地發展著。可是,網民們的不滿卻是那樣的強烈和真實,即便是一種不良情緒,也足以代表我們社會的某個方面出現了問題。畢竟,虛擬的網絡反映的是真實的世界。
《小康》雜志的調查發現,影響人們“快樂”的最主要原因是“社會不公平,社會底層民眾的愿望不能實現”以及“社會貧富收入差距懸殊導致的心理不平衡”。而在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6年中國社會心態調查報告”中,“壓力大”、“不平衡”、“安全感差”、“滿意度低”等,成為描述現階段公眾心態的最常用詞匯。
這份對全國28個省區市7063個家庭進行的問卷調查稱,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普通百姓感覺到的生活壓力卻普遍加大,特別是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反應強烈。同時,對食品安全的擔心和對政府工作的不滿意,則削弱了他們的幸福感。
根據社科院調查,老百姓遇到最多、感覺最大的生活壓力來自經濟方面。盡管中國經濟在高歌猛進,但這似乎不能緩解普通人的真實困境。在過去一年里,一些城鄉居民不得不面對“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難”、“醫療支出大,無法承受”、“住房條件差,建/買不起房”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在網絡上的表現,就是為數不少的網民集體宣泄。
有人把希望寄于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可是政府的責任似乎永遠大于它的能力。上述調查顯示,人們對政府的工作并不都滿意,尤其是對社會保障方面意見最多,其次是醫療衛生服務。這很容易理解——中國社會仍處在轉型期,舊有的保障體系分崩離析,新的保障網絡還沒有形成,民眾不得不靠一己之力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風險和不幸。這肯定不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兒,也是不少人感覺不好的重要原因。
盡管老百姓對很多方面的矛盾沖突都有深刻感受,但是在化解策略上,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選擇了“消極忍耐”。社科院調查顯示,在遇到“學校亂收費”、“政府有關部門亂收費”、“工作環境惡劣”、“老板/經理管理粗暴”等情況時,受訪者選擇最多的是“無可奈何、只好忍了”或者“沒有采用任何辦法”。他們既不去疏通溝通或者向上級部門訴求,也不訴諸法律或者反抗。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心中的不滿消失了。從互聯網上的情況來看,它只是在第一時間被壓抑了下來,一旦找到出口就會噴發出來。
天津社科院教授潘允康認為,這些不和諧因素是社會轉型的過程必然要遇到的,必須通過實現“公平”來消除。“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實現機會平等,使人們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教育、勞動就業、參與競爭、發財致富、享受社會福利、參與社會生活等。”他說,從社會心理上來看,平等的機會比平等的結果更為重要。
“以按需分配為基本原則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盡快完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勞動就業、養老、醫療、生育、工傷等方面的社會保障,會大大增加社會生活的安全感和公平感,化解社會矛盾和問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福利社會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礎,是使社會全體成員(大多數成員)受益的機制,是社會正義的體現,也能增強人們對社會的信心,增加對社會差別和差異的容忍度,緩解不公平帶來的負面情緒。(董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