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題(記者廖雷、譚浩、朱薇)“等你把零部件和原材料從沿海跋涉2000多公里送到重慶,再把生產出來的產品千里迢迢送到東部港口,重慶再低的勞動力和生產要素成本都會被歸零。”談到西部地區發展的模式,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在這位曾長期在東部發達地區和重慶這個中國最大的直轄市工作的市長代表看來,西部地區要發展離不開加工貿易,但沿海地區搞了20多年的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模式并不能照搬到西部地區。按照重慶的規劃,未來將有約八成的零部件在當地生產,實現“一頭在內、一頭在外”的世界級加工貿易規模。
事實上,這只是重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側面。
“我們還將從加快建設開放高地、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這三個方面入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實現城鄉統籌,和諧發展。”黃奇帆說。
他表示,西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重要的是加快開放步伐。“西部發展不能閉門造車,我們還要補開放這一課。”
2008年,當其他省份面臨外資下降的困難時,重慶市引進外資逆勢增長,從10億多美元飆升到27億美元,增長率全國第一。2009年又在上年基礎上增長五成,增長率同樣在全國名列首位。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開放水平大為提高,實現了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開放和引資格局。”
黃奇帆說,而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方面,重慶市將逐步擺脫機械制造、汽車摩托車產業“一枝獨大”的局面,大力發展鋼鐵、有色、石油和天然氣化工等資源深加工產業,加快產業縱深發展,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事關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如果可以實現經濟增長‘快’的傳統方式不符合環境要求、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不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這種發展方式也應該摒棄。”黃奇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