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在非洲的投資達550億美元,超過法國成為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有分析認為,中國的制造商滿足了非洲巨大的市場需求,并給非洲帶來了“第二次機會”。
蘇丹南部掀起鳳凰牌自行車熱
21年殘酷的內戰造成了數百萬蘇丹人死亡或流離失所,并給蘇丹南部帶來了極度的貧窮。然而,在反政府武裝與政府簽訂和平協議2年半之后,一切都有了改觀:新修的道路更加平坦,商業逐漸恢復活力,當地人不再僅僅滿足于維系生存,他們逐步開始尋找生活的樂趣,例如人們購物欲開始膨脹,也逐漸卡似乎讓自己和生活更加美麗。
在蘇丹南部,近日就掀起一股自行車熱潮,一些裝飾性的假花也供不應求。一名丹麥慈善機構的保安約翰-杜特表示:“如果你有自行車,那么你需要花束,因為它們實在是太美麗了。”杜特此前次曾是一名反政府武裝士兵,他在選擇花束時偏愛粉紅色與橙色,他表示,“蘇丹人喜歡美麗的東西”。
當地市場上,粉紅色的指甲油被放在橡膠樹下出售,牙膏和火柴盒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此外,肥皂、床墊、手提箱、鞋子、掛鎖等物品也應有盡有。不過其中最為熱銷的商品是鳳凰牌的10速自行車以及與之一起的裝飾性花束。所有這一切商品都來自中國。
中國滿足了非洲的物質需要
雖然在全球大多數地區,這些商品毫不起眼。然而,這在蘇丹卻意味著新商業時代的來臨。在反政府武裝曾經的據點拉姆比克,店主莫加-約爾表示,5年前當地沒有商品出售,“完全沒有任何東西”。然而,目前從拉姆比克到蘇丹的上尼羅河地區,中國工人正在修建基礎設施,并在首都喀士穆建設新總統府,中國與蘇丹在各方面的合作都日益緊密。
蘇丹的現象絕不僅是個例,中國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正在創造歷史記錄。上世紀80年代,中非之間貿易總額為1200萬美元。然而去年,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貿易總額已達到550億美元。在直接投資方面,1991年的數據為每年500萬美元,而2006年“非洲年”一年的投資就達到12.5億美元,其中蘇丹是最大的投資接受國。
拉姆比克的一名修車人雅克布-馬里亞表示:“中國人有巨大的機器和工廠,他們日夜開工。這意味著我們每天都可以購物。我的妻子喜歡綠茶味道的牙膏。”
中國成非洲第二大貿易伙伴
中國和非洲之間的關系可以稱作各取所需,中國的經濟目前蓬勃發展,需要巨大的市場,而非洲正對各種商品有著大量需求。此外,中國目前30%的石油進口都來自非洲。除石油之外,中國從贊比亞進口銅,從剛果進口鈷,從喀麥隆和利比里亞進口木材,從加納進口錳。南非則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之一。中國目前已是僅次于美國的非洲第二大的雙邊貿易伙伴,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馬蒂-戴維斯認為,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
孔子學院出現在非洲大陸
同時,非洲各國也采取積極措施響應這股“中國風”。從納米比亞到烏干達,許多大學開設了中文系。位于南非、肯尼亞和盧旺達的三所孔子學院目前極受歡迎,明年還將有更多的孔子學院出現在非洲大陸。喀士穆和開普敦等城市的小學生都已學會說“你好”。
世界銀行非洲經濟顧問哈里-布羅德曼近日研究了中國和印度的公司在非洲的表現,他表示:“中國很好的滿足了非洲的市場需求,這是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滿足的。”布羅德曼指出,中國制造商的進入使得當地企業擴大經營規模以降低成本,提高了當地企業的競爭力。他說:“如果果非洲各國有前瞻性,他們能夠通過國內改革以及勞動力市場調整來壯大自身,并妥善利用外來投資為自己謀利。這是非洲的第二次機會。”(鐘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