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一對南京市夫婦帶著他們患感冒的孩子來到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為了讓孩子能快些好起來,孩子的父母希望通過輸液的方式治療孩子的病。于是,輸液室的護士李明(化名)為孩子扎了針,但孩子畢竟還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輸液一段時間后,由于孩子的動彈造成扎針處移位,導致扎針處有了腫脹現象。孩子父母急了,立即叫來李明。當時負責輸液區的另一名護士吳洋(化名)也跟著上前了解患兒情況,向患兒的父母解釋。哪知道,孩子的父母不由分說,上去就給了吳洋一個耳光,駐在該醫院警務人員以及醫院保衛科的同志及時出面制止,才避免了對醫護人員的繼續襲擊。第二天早晨,吳洋到單位上班時,臉部、上嘴唇已明顯腫脹,口腔黏膜潰爛,由于疼痛難忍,她只好向單位請假在家休息了好幾天。事后,駐該院的鼓樓公安分局的同志一直在做吳洋和患兒父母雙方的糾紛調解工作,雖然,吳洋現在已能回到工作崗位,但這件事情給她帶來的打擊和陰影卻一直伴隨著她。到目前為止,患兒的父母拒不向吳洋道歉,也沒有賠償吳洋的就醫費、誤工費、打車費等。鼓樓公安分局的同志多次傳喚這對夫婦,這對夫婦則以患兒的母親患有精神病為借口,企圖推脫掉所有的責任。目前,鼓樓公安分局正在介入調查這起民事糾紛。
輸液護士的職業尷尬
記者在采訪中見到了正在操作臺上為患兒扎針的吳洋,她手法嫻熟地撕膠帶、對姓名、找靜脈、扎針。已過不惑之年的她,忙得都顧不上抬頭。站在一旁負責輸液室的急診科護士長郭嵐峰說:“你就別采訪她了,一提到這件事,她就沒法安心工作。”
郭嵐峰難過而又無奈地對記者說:“像吳洋這次的遭遇,我們輸液室的護士每年都要遇到幾十起,但是,這個矛盾始終沒辦法解決,所以在輸液室旁邊專門設置了警務室,又專門請了鼓樓區公安分局的同志來我們醫院蹲點,就是為了防止患兒的父母毆打、襲擊醫護人員。”
目前,兒童醫院輸液室里有40多位護士,全部是女性,其中8名護士是一天可以穿刺200針的,4名護士是一天可以穿刺300針的,其余凡是能上臺的護士均可以達到一天穿刺150針的基本標準。可以說,靜脈穿刺技術是南京市兒童醫院的一個品牌,很多患兒家長都是因為這個品牌來到該醫院就診的。記者在熙熙攘攘的輸液室中觀察到,在臺上為兩歲以下小孩做頭部穿刺的護士們幾乎熟練到1分鐘就可以搞定所有的穿刺程序。
壓在輸液室辦公室玻璃臺板下的排班時間表顯示出,在輸液室工作的護士們幾乎全年都沒有幾個完整的假期,而且她們的人格尊嚴,甚至連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兩年中,有10名護士由于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而辭職。
硬件設施亟待改進
針對患兒家長謾罵、毆打醫護人員的事件屢次發生,南京市兒童醫院于2004年12月20日在該醫院輸液室旁邊專門設立了警務室,請了鼓樓區公安分局的警務人員隨時做現場處理和事后調解。
公安局常駐兒童醫院的姚所長說:“吳洋挨打這件事正在處理中,如果調解不成的話就走司法程序。這起毆打醫務人員的事件中,患兒的母親雖然是精神病人,但她已經實施了毆打行為,并且對被害人造成了現實的傷害,即使無法追究精神病人的責任,也完全可以追究精神病人監護人,也就是患兒父親的責任。”
郭嵐峰說:“我上任三年以來,碰到了幾十起這樣毆打醫護人員的事情,但只有一起是家長向護士賠禮道歉,并且賠償了1500元費用。”
為了緩解這種醫患矛盾,2004年6月,該醫院在輸液室專門設立了急診一站式服務中心,配備了四名頗有經驗的護士為患兒及患兒家長提供更為周到細致的服務以減少醫患摩擦。同時,醫院正在醞釀將現有的大筒間的輸液室分割成一個個單間注射室,避免環境嘈雜混亂影響護士扎針的情緒,更為有效地提高護士的扎針質量;安裝隔音玻璃,使扎針程序及患兒和家長的等待區域分割開來,以便減輕長期的噪音污染,給護士們創造更適合她們工作的環境;設立醫護人員撤離過道,可以讓護士們在萬不得已時,方便她們遠離過激家長的暴力襲擊。
當然,南京市兒童醫院準備做出的這些改進只是通過緩解、避讓的防御措施降低醫護人員的人身傷害,但并不能從根本上真正解決暴躁的家長們動輒爆發的情緒,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患兒的家長理解醫護人員的行醫行為恐怕將成為兒童醫院甚至整個社會的一個課題。 (朱榮康 茹希佳)
2005 年11 月18 日 《中國婦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