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神舟七號 中國人首次漫步太空
(特派記者 陳志龍 溫建敏 尹輝)昨天,幾大新聞門戶網站都在顯著位置報道稱“神七宇航員出艙活動定于發射次日16∶30”。
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顧逸東昨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向媒體澄清說,有關媒體報道的“發射次日出艙”并不準確,實際應該是指飛船入軌日的第二天,即27日下午出艙。
同時,對于有媒體報道的伴飛小衛星將直播“太空行走”過程,顧逸東也澄清說,伴飛小衛星將在航天員出艙活動結束之后才釋放,拍攝或直播“太空行走”依靠的是飛船自身攜帶的攝像機。
航天員出艙時間應是27日下午
昨天的各大新聞門戶網站的頭條無一例外都刊登了“神七”出艙活動的消息——“神七宇航員出艙活動定于發射次日16∶30”。該消息稱,如果“神七”25日晚上9時10分發射,航天員將于次日,也就是26日下午4時30分出艙“太空行走”。
昨天下午,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顧逸東在“神七發射任務情況介紹會”上向媒體更正了上述報道。“所謂次日應該是按軌道日來計算。”顧逸東說,如果發射時間是25日晚上9時10分,那么“神七”飛船將在26日入軌,航天員將在軌道日的第二天,即27日下午進行出艙活動。
另據航天專家分析,從地球上乘坐飛船進入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再從飛船進入外太空,盡管有座艙和艙外航天服的保護,但航天員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如果適應時間過短,過早出艙就容易導致一些不適反應。
小衛星可拍2公里內清晰圖像
會上,負責伴飛小衛星項目的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試驗隊隊長沈學民介紹說,“神七”釋放伴飛小衛星,這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還是第一次,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首要的原則是小衛星不能威脅飛船和出艙航天員的安全。小衛星上攜帶的照相機,具備廣角和長焦兩個鏡頭,可以拍攝從4米到2公里范圍內的清晰圖像。
沈學民說,小衛星具有高密度、功能單一的特點,研制周期短,發射靈活,甚至可以“一箭多星”發射。“如果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我們可以快速地發射一個小衛星進行災情監測,就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災情。”
小衛星船前伴飛設計壽命半年
小衛星的釋放過程是怎樣的?對于記者感興趣的這一問題,顧逸東介紹說,出艙航天員返回座艙后,將根據地面指令按動按鈕,小衛星被彈簧彈離飛船,由于初速度較快,小衛星始終處于飛船前面,可以從飛船外部不同角度拍攝“神七”的運行姿態。
“在半年的設計壽命期內,小衛星將伴隨“神七”的留軌艙在軌道上飛行,地面可以控制兩個飛行器之間的距離,這也是為下一步的空間交會對接做試驗。”顧逸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