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 中國將投資12億元建造一個大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它于2012年建成后,將對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性研究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3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在積極建設散裂中子源,將其作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也迫切需要建設一個這樣的大科學平臺。
2012年前,束流功率100千瓦、脈沖重復頻率25赫茲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將包括1臺質子加速器、1臺同步加速器、1個靶站、7臺中子反射譜儀、輻射防護系統以及配套設施。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未來將達到18臺中子反射譜儀。
美國能源部正在建設的散裂中子源位于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這套世界上束流功率最大的科學裝置將耗資14億美元。
同時擔任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負責人的張杰說:“中國散裂中子源在構型和重復頻率上采取了非常獨特的設計,因此在譜儀上看到的有效中子通量指標將名列世界前茅。”
他說:“中國散裂中子源將在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納米科學、醫藥、新能源開發等領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它產生的冷中子,將可能在生命科學研究上導致重大突破。”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一個國際科學界廣泛參與的重大科學裝置。自2002年起,世界上該領域最知名的專家就被邀請參與中國散裂中子源的設計和相關研究。
張杰說:“目前世界上的散裂中子源裝置還遠遠不夠,供不應求。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可以做很多科學工作。在共同研究方面,國際合作不存在任何障礙。”
主要負責中國散裂中子源靶站和譜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今天在北京舉行了第三屆散裂中子源多學科應用研討會,邀請了美國、日本、英國散裂中子源項目負責人介紹各自的進展情況,并讓用戶提出對中國散裂中子源的性能要求,中國科學家將據此改進總體設計和譜儀參數等。
張杰說,中國散裂中子源需要300名不同學科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一起工作。全部建成后,每年將接待上千名研究人員在不同的譜儀上展開研究。
中子在宇宙中大量存在,構成了一半以上的可見物質。科學家設計出散裂中子源,用來自大型加速器的高能質子轟擊重金屬靶,重金屬原子核在高能質子的轟擊下發生散裂,釋放出中子,這些中子形成束流,被引向中子譜儀。科學家利用中子譜儀研究一系列新穎材料最本質的結構細節和運動軌跡。
據專家介紹,基于加速器的散裂中子源不使用核燃料、不產生長壽命的核廢料,而且中子通量突破了反應堆型中子源的上限,安全易控,是今后中子源的發展方向。(記者俞錚)
相關詞解:
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物質微觀結構最重要的科學設施之一。它能產生比核反應堆強10~100倍的有效中子束流,將其射入被研究的樣品,就可以測定物質的內部結構,研究物理、化學性質和變化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