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低溫保存細胞克隆技術,中華鱘等瀕危魚類有望“死而復生”。中國動物克隆專家、江漢大學首席教授余來寧今天說,于今年元月啟動的該項研究目前進展比較順利。
作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瀕危魚類低溫保存細胞克隆技術研究”將應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研究如何在細胞水平上保存和恢復白鰭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胭脂魚、鱘魚等中國特有瀕危珍稀生物,從而達到保護瀕危物種目的。
早些年,余來寧就應用DNA指紋、RAPD、mtDNA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魚類種群遺傳結構,發(fā)現(xiàn)長江原種白鰱存在九種生化類型,并指出有些類型生長較快,為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以及良種選育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jù);他還采用電融合與第二次核移植技術,將草魚抗FRV肝培養(yǎng)細胞核注入未受精卵中,于一九九六年在中國首次獲得了兩尾存活的體細胞克隆魚。
據(jù)余來寧介紹,該項目計劃在二00六年完成,目前需要圍繞提高克隆技術成功率開展如下研究:優(yōu)化核移植技術、篩選發(fā)育全能性較好細胞、供體核與卵配合問題和核質技術、研究重組胚胎的激活方式、魚類細胞低溫保存方法及克隆技術等。為了解決試驗材料的難題,他最終遴選了斑馬魚、泥鰍、帶魚、白鰱等常見物種作為科研試驗的替代材料。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童第周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就在負責細胞核移植上取得了成功,大大地推動了魚類克隆研究的進程,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近幾年來,中國開展魚類克隆應用研究較少,國外研究水平已有超越中國的趨勢。
對此,余來寧說,根據(jù)已有的研究經(jīng)驗,克隆魚技術成功率低。實驗上千次,也許只有百分之一的實驗符合要求,這也是阻礙該技術發(fā)展和應用的關鍵。(孫超艾啟平)
中新社 2004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