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文藝表演開始前的中心舞臺(中國經濟網記者李焱攝)
蜂窩板的載荷能力果然不一般。(中國經濟網記者李焱攝)
翻出濃濃春意——遠景。(中國經濟網記者李焱攝)
翻出迷人的盛夏。張繼鋼:整個地球都在呼吸。(中國經濟網記者李焱攝)
中國經濟網9月7日訊 記者李焱報道:在9月6日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中,中心舞臺是一只白玉盤,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仿佛有千百本書鑲嵌在這只白玉盤上,一頁頁翻過春夏秋冬,把觀眾帶入了無盡的遐想……這一新穎的創意是如何變為現實的呢?記者帶著這樣的問題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二設計研究院,六九九廠的康勇、江曉冬、紀世麗三位副主任工藝師向記者詳細講述了翻書機構的設計經過。
集思廣益設計方案不斷優化
最初,導演組給出的創意是幾個場景——白玉盤相當于一個大型的演示平臺,類似于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畫軸。白玉盤上擺放著很多本“書”,這些“書”每翻一頁就會有一個場景出現,演員在上面表演,再翻一頁就又是一個場景,幾頁書分別表現春夏秋冬。而白玉盤上的翻書機構就是記者采訪的這幾位工藝師的主要設計任務。
通過觀看殘奧會開幕式的電視轉播,大家已經能夠了解到,白玉盤是由40根直徑70米的梁撐起。一開始的時候,梁與梁之間有拉布遮蓋,撤去拉布,擺放在梁間的一本本“書”便顯露出來。每兩根梁之間的扇型中,沿半徑擺放著9本“書”,由內向外,一本比一本大。這些“書”的書頁實際上是一個有一定厚度的方盒子,里面藏著代表春夏秋冬的道具。
據康勇介紹,在設計翻書機構的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最初討論了好幾種方案,比如充氣、連桿、鏈條,各有利弊,最后研究確定了一種方案。白玉盤從內到外呈輻射狀,梁間空當中的每本書大小不一樣。越往里空當越小,不能再用外環的傳動方式,因為空間問題導致電機、軸、鏈條等都放不下了。最后決定,外環用鏈輪、鏈條,內環采用另一種傳動方式——剪刀撐。江曉冬介紹,從6號晚上開幕式的實際情況來看,導演組放棄了內環部分書頁的翻轉。
設計過程中有一個難點。因為這些“書”的“書頁”實際上是有一定厚度的盒子,所以在翻轉的同時還要保證書的左右高度一致,而有限的空間里不可能做翻轉和升降兩套系統。而且,如果每本書配備一個翻轉電機、一個升降電機的話,整套系統中的電機數就非常多了,這可能會導致可靠性下降,只要中間有一個丟步,整體效果就會很難看。所以,設計人員考慮盡量用少一些的電機來帶動。電機少了,傳動軸等部件的尺寸都會相應改變,相當于重新計算,重新設計。半年的時間里,設計方案不斷優化,大的改動不低于三次。
減重也是翻書機構設計工作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據康勇介紹,因為舞臺本身的載荷有限,所以如果使用黑色金屬就會超重。最后的方案是骨架采用輕金屬,書頁采用蜂窩板。蜂窩板自重較輕且能承受一定載荷,可以滿足演員在上面表演的設計要求。
設計人員均簽署保密協議 有成就也有遺憾
這次,科工二院有十幾位同志代表集團,協助總裝設計院,參與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的技術支持工作,承擔了火炬和舞臺機械地面設備的結構設計。其中舞臺機械主要是場景需要的升降裝置、翻轉機構、滑動裝置,包括液壓傳動的結構件。具體項目有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畫軸和巨型球,奧運會閉幕式上的記憶塔,殘奧會開幕式上的白玉盤和翻書機構。據康勇介紹,參與設計的同志主要是搞機械和搞液壓的。
科工二院正式接到導演組下達的“白玉盤翻書機構”設計任務是在2007年6月中旬。這項任務的設計團隊由六七位設計人員組成,其中四人來自六九九廠。這些設計人員都經過了政審,并且簽署了保密協議。
從接到任務到工程化設計完成、出圖,設計人員用了將近半年時間。2007年12月上旬,全部設計完成了,轉入生產調試。因為二院自己的生產任務比較重,所以設計人員沒有繼續跟產。這也一直是令他們感到遺憾的地方。
成熟技術確保安全可靠不盲目求新
康勇表示,日常工作中,一般的設計任務書都是經過認真論證過的,形成文字后,大的方案不會輕易改動。而參與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舞臺機械結構設計的時候,導演組腦子里的只是個創意,設計人員要通過研究論證實現的可行性。這種逆向的設計方式跟日常的工作流程有很大不同。
導演組對于翻書機構,在空間、時間、高度、同步性上都有嚴格的要求。為此,技術組長提出的設計原則是盡量采用可靠性好的成熟技術。最終方案的主要特點是對鏈傳動、齒輪傳動這類通用性技術加以改造并綜合應用。至于后來在生產過程中又有什么改進,江曉冬表示,由于他們在設計方案完成后沒有跟產,而傳動機構藏在白玉盤下面,從電視轉播中看不到,所以目前還不太了解。
康勇表示,他們在設計過程中,不主張盲目求新。因為與成熟的技術相比,太新的技術可靠性可能會差一些。比如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畫軸,一開始有一個設計方案:在畫軸內部裝一個小車,自身驅動,用遙控控制,紅外線制導。導演組認為這一方案雖然科技含量很高,但可靠性不如傳統的機械牽引方式強。萬一遭遇電磁干擾,驅動將會失靈。最后的方案還是通過鋼絲繩來拉動畫軸。又比如奧運會閉幕式上的記憶塔,一開始設計的是液壓索,但這對管路要求很高,萬一哪個閥門發生故障,危險性很大,所以最后還是改成了機械索。由此可見,設計人員和導演組的理念都是采用成熟的技術,在成熟的基礎上加一點點創新,目標就是確保安全可靠。(通訊員王云朋)
相關閱讀:
執行總導演解讀“春夏秋冬”
據北京殘奧會官方網站消息,7日凌晨,開幕式執行總導演張繼鋼在主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就“春夏秋冬”翻書機構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他表示,文藝演出的中篇是時間的旅行,當要表現時間旅行的時候,導演組首先拒絕的一個思路就是用表來表達時間。同時,導演組覺得日出日落也很難表達時間的旅行,最后選擇了四季。同時,如果在這里只展現四季,導演組認為也不夠深刻,于是就想到了盲人金元輝,開幕式上演奏的是肖邦的《即興幻想曲》。在他旁邊,是著名表演藝術家田華扮演的老人。一位盲人在彈鋼琴,一位老人在聽音樂,同時觀眾看到的是四季的景象,這里有藝術的,哲學的意味出現,那就是生命的寬慰、時間的度過。這種對美麗生活的向往,同時能表達出這位盲人心中四季的絢爛。至于翻書這種形式,最早是受到導演團隊中蔡國強先生的啟發。他經常從國外買來一些書,這些書就是玩具,書打開的時候,里面出現手工作品,這些手工作品會長出很多花樣,就是這樣東西使導演組受到了啟發。開幕式文藝表演中心舞臺上的這些書通過電腦編程形成絢爛的變化,給人感覺整個地球都在呼吸。(李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