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運動員吳傳玉成為新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第一人。 新華社供圖
“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面登上了世界體育舞臺。”
“以贊成62票、反對17票、1張廢票、1張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何振梁追憶起那次關鍵性的勝利,感嘆道,“當時的過程很艱難,歷史不能被人們遺忘。”
赫爾辛基奧運會后,又經過多次交涉,1954年5月,國際奧委會雅典全會以23票對21票通過決議,承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代表中國奧委會,臺灣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但是,國際奧委會主席美國人布倫戴奇未經全會討論,悄然地把臺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列入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國家奧委會名單里。其后一些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也仿效此做法。
為了表明反對制造“兩個中國”的嚴正立場,1958年8月19日,中國斷絕了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并陸續退出十余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此后長達20年時間里,中國僅在國際乒聯、國際滑冰聯等少數幾個國際體育組織中保留會籍。何振梁夫人、《人民日報》資深記者梁麗娟在為何振梁撰寫的傳記《五環之路》一書中寫道:“偌大的中國在亞洲屹立了幾千年,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的20年時間里,她卻被排斥在亞洲的體育之外。這令人難以接受和理解。”
1955年,因表現出優秀的語言技能和政治素質,何振梁被賀龍副總理親自“點將”調入國家體委國際司工作,從此開始了他長達20余年在國際體育界為爭取維護中國合法權利而斗爭的歷程。“整個過程,直到1979年,跟國際奧委會打交道,我是造他們反的。要維護我們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們想搞‘一中一臺’,我們堅決反對。”這位后來的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嚴肅地說。
不僅是國際體壇,新中國成立初,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長期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拒之門外。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次年,愛爾蘭人基拉寧當選新一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結束了“甚至比美國還要親臺”的布倫戴奇時代。這些都為中國重返國際奧委會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論是中國還是國際奧委會,恢復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合法席位都更加緊迫地提上了議程。占世界人口1/4的中國不能也不應該被排除在以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為宗旨的國際奧林匹克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