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解放之歌”傳唱60年
“我中原人民解放軍于今日占領鄭州。守敵向北面逃竄,被我軍包圍于鄭州以北黃河鐵橋以南地區,正殲擊中。鄭州為平漢、隴海兩大鐵路的交點,歷來為軍事重鎮……”這是1948年10月22日24時,新華社從鄭州前線發出的急電。 這份由毛澤東親手擬定的電稿,第一時間向全國傳遞出鄭州解放的消息!
那一天,15歲的中學生張純潔走出學堂,懷著火熱的激情,與當時方圓不足3平方公里的鄭州城,沉浸在經久不息的歡樂里。61年后的今天,當記者穿越繁華鄭州打撈關于這個城市的解放記憶,讓已年屆古稀的張純潔所記取的,不單單是隆隆槍炮聲和萬眾歡騰,更有他承載了一段華彩樂章的青春年華。
“我們覺得要發生大事了”
2009年1月22日上午,鄭州大風,晴冷。
位于該市中原區伊河路110號院2號樓的一戶老舊居民房里,鄭州市經貿委退休干部、76歲的張純潔仔細地整理他保存多年的一大袋照片和文字資料。“看看,這是鄭州解放不久,我在市政府門口照的照片,一晃都過去六十多年了。”張純潔說,解放前,鄭州叫鄭縣,面積大致相當于鄭州市現在的一個辦事處轄區,僅有2.4平方公里。
1948年10月下旬,深秋的鄭州除了涼意,還平添了恐慌與不安。
“那時,鄭州的局勢非常動蕩,在國民黨統治下,物價飛漲,社會秩序混亂,老百姓生活很苦。”據張純潔回憶,當時鄭州每斤大米要24元,面粉每斤賣到20元,30元錢只能買一斤鹽,工人經常罷工。“國民黨軍警經常從監獄里把人拉出來槍斃,聽說不少是共產黨。”張純潔說,他家住在德化鎮西一街,原本在從新鄉遷來鄭州的天主教會學校輔育中學讀書。1948年,因學校發生變故,時年15歲的張純潔又到城南省立林中讀初中二年級。
按規定,初中二、三年級的學生必須在校住讀,過集體生活。“開始學校的生活還是比較平靜的,我們就是單純學習,基本不受時局影響,但是進入1948年9月后,氣氛越來越緊張了。”張純潔說,學校的紀律十分嚴格,學生出校門,必須集體行動。“上課時,老師還要求我們要帶一些錢,說學校可能要南遷。”他說,雖然大家懵懵懂懂,但聽說解放軍的指揮所已經在鄭州南郊安營,都感覺有大事要發生了,有的學生甚至提前和家人離開了鄭州。
1948年10月21日,張純潔和同學們像往常一樣,下了夜自習便早早上床休息了,他們并不知道,就在當晚,鄧小平和陳毅率領的前線指揮所迅速駐扎在鄭州南十八里河鎮一個鐵匠鋪,一場解放鄭州的戰役即將拉開戰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