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缺口、資源缺口……
漲聲一片里,要求漲價或維持不合理收費的企業拿著“權威報告”陳述“這個缺口那個缺口”,都想通過向百姓的腰包伸手以彌補或縮小“缺口”,卻從不曾想過百姓的腰包也有缺口,而且是缺口越來越大。
天然氣要漲價了,有的地方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召開聽證會。北京公布了聽證會代表名單,下周將對“民用天然氣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15元”的方案進行聽證。若方案通過,天然氣價格調整后為每立方米2.05元。看上去每立方米只是上漲一毛五分錢,但對身陷漲聲包圍的百姓,誰敢輕言“影響不大”?
每一次看似“影響不大”的漲價,之所以會引起百姓的焦慮與不安,歸根結底就是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成本急劇上升,生活壓力增加。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11月份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和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數據證實百姓生活成本上升。9月、10月和11月份的CPI分別同比上漲了1.5%、1.4%和1.9%;PPI分別上漲了3.5%、2.9%和2.8%,其中食品類價格、衣著類價格和一般日用品類價格均呈上漲趨勢。
事實上,老百姓實際感受的生活成本上升壓力可能要比統計數據來得更大一些。對于很多困難家庭來說,“每一分錢都得算計著花,即便是價格的微小變動也可能打破脆弱的家庭收支平衡”。如果每一次都以“幾毛幾分”上調的公共產品漲價真對百姓生活“影響不大”,人們又何必如此緊張地趕在漲價前一天排隊購電?這個采暖季剛開始的時候,已經嗅到漲價氣味的一些人便提前買足了天然氣,放心地儲在氣表里備用,用他們的話說“存氣就是存錢。”
總結一下壟斷巨頭們紛紛要求漲價的理由:幾乎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缺口很大”。如果仔細研究一下提供公共產品的企業要求漲價的報告,無一例外都是“成本增加、經營困難”。“成本增加、經營困難”會怎么樣呢?緊跟的下一句,就是“企業正常經營所需的資金將嚴重短缺”。換言之,“缺口很大”而已。這樣的理由老百姓再熟悉不過。試問,企業成本增加了,就想通過漲價從而掏百姓腰包來解決問題,那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被迫跟著增加了,他們又該掏誰的口袋呢?
在壟斷者眼里,“缺口很大”似乎理直氣壯。支持巨頭們要求天然氣漲價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1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而2005年同期國內產出可銷售的天然氣只有500億立方米,巨大的“缺口”給了供氣方漲價的底氣。說到“缺口很大”,很多人還會想起機場建設費問題,民航部門早就以“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很大”為由,捍衛著繼續征收機場建設費的利益。
資金缺口、資源缺口……漲聲一片里,要求漲價或維持不合理收費的企業拿著“權威報告”陳述“這個缺口那個缺口”,都想通過向百姓的腰包伸手以彌補或縮小“缺口”,卻從不曾想過百姓的腰包也有缺口,而且是缺口越來越大。面對日益流行的“缺口理論”,有一句話發人深省又感同身受:千萬不要忘記資金缺口最大的地方是老百姓的腰包。
誰來算算百姓生活成本上升的壓力有多大?這一民生狀況有多少部門體察、了解和掌握呢?又有多少部門仔細地對照著當地居民年均收入算過呢?今年一段時期以來,公共產品價格漲聲四起,比如電價、油價、房價;還有一連串的提價正在醞釀之中,漲勢待發,比如氣價、水價。再加上降不下來的醫療費用、昂貴的教育費用、沉重的養老費用,百姓的生活成本持續上升,支出缺口也在快速增大。如果多翻翻普通家庭的收支賬本,就不難理解社會上為什么會出現“缺口最大的地方是老百姓的腰包”的呼聲。
作為平衡不同利益之間的主體,各級政府必須要考慮百姓生計,以民生為重,以公平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為重。百姓的腰包不是壟斷企業或特殊利益集團的“錢柜”,不是他們轉移成本、彌補“缺口”的“補丁”。
腰包的缺口事關百姓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各地政府既要警惕并合理地遏制壟斷行業利用提價來獲取超額利潤甚至暴利的積極性,要建立有效的價格監管機制,又要多算一算百姓腰包的缺口,多想一想通過調控手段使百姓的生活成本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多謀劃謀劃讓老百姓的腰包鼓一點,再鼓一點。
北京的公交改革方案已經定下來了,政府將加大財政補貼,投入40個億,實行“低票價為主”。在漲聲一片中,突然殺出來一個“降價”,這真是一個讓人愉快的好消息。相信它對各地的公共服務改革有參照、借鑒意義。(成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