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十點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了五年來內蒙古礦業經濟的發展成果,并將內蒙古地質勘察成果向媒體進行了公布。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副廳長趙保勝、副巡視員陳喜良、高華參加了會議。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察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政府五年來共投入地質勘察專項資金44.73億元,拉動社會投入礦產勘察資金105.73億元,對自治區的礦產資源進行了全面盤點,帶來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趙保勝副廳長告訴記者,五年來自治區地質找礦成果是喜人的,共發現和探明煤、鐵、銅、鉛、鋅、鉬、金、銀等主要礦種的礦產地609處。其中煤炭資源勘察獲重大突破,五年新增煤炭資源儲量4777億噸,使自治區查明煤炭資源儲量增加到7016億噸,躍居全國第一位;新增鐵礦石資源儲量10.155億噸,占建國59年來自治區查明鐵礦石資源總儲量的30%,初步改變了內蒙古鐵礦資源緊缺的局面。銅、鉛、鋅、鉬四種有色金屬和金、銀的儲量也進一步查明,比五年前有了大幅提高。礦產資源儲量的大幅增加,促進了自治區礦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對內蒙古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僅2008年自治區不含油汽礦產的全區礦業產值就達到近千億元,是2004年的7倍,占當年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4%。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有力的促進了各地財政收入的大幅增長和地區總體實力的大幅提升。
內蒙古的礦業市場化出讓起步較早,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新聞發布會上,趙保勝副廳長還透露內蒙古自治區礦業權交易中心已由自治區編辦正式批準,建立了自治區統一有形的礦業權流轉平臺。并且首次向社會各界掛牌出讓44宗探礦權。為投資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找礦線索,降低投資風險。
內蒙古自治區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屬資源基地,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表示將繼續進行公益投入,對礦產資源做更加精細的勘察,未來內蒙古國土資源系統將不斷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和機制體制,深化礦業權市場出讓制度改革,努力使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更加合理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