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張顯良研究員25日在此間表示,中國野生中華鱘保護獲新進展,已初步成功實現人工畜養野生中華鱘。
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北京海洋館第二屆國際學術交流會上,張顯良在題為《科企聯合,實現中華鱘保護新突破》的報告中表示,經過一年半的共同努力,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館目前已在中華鱘運輸、馴養、科研以及展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尤其在野生中華鱘馴養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05年初,長江水產研究所與北京海洋館達成協議,合作開展中華鱘馴養展示以及相關科學研究。協議簽訂后,北京海洋館將馴養池容積達1400立方米的鯊魚館改造成了鱘魚館。
2005年3月26日和4月2日,經過20多小時、1200公里的長途運輸,工作人員順利將26尾人工繁殖的中華鱘和1尾野生中華鱘運至海洋館。2006年初,又將2尾產后野生中華鱘長途運輸至海洋館進行馴養試驗和展示。
目前,3尾長3.2米至3.6米的野生中華鱘均已開口攝食,其中2尾產后中華鱘經過護理和培育,身體機能狀況已恢復正常,生長狀況良好。
“這為繼續開展野生中華鱘全人工蓄養試驗奠定了基礎。”張顯良說,人工蓄養不僅可以提高產后親鱘成活率,實現親鱘的重復利用,保護中華鱘自然種群,同時也是建立全人工中華鱘種群的必要基礎。
張顯良說:“近年來經濟建設高速發展,人類活動加劇,水域水質污染日趨嚴重,導致中華鱘的資源狀況逐漸衰退。”根據長江水產研究所的調查,每年洄游至長江的中華鱘產卵群體數量,已從葛洲壩截流初期的約2176尾,下降到目前的每年500尾左右。
“加強對中華鱘物種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已成為中國水產科技工作者和物種保護工作者的緊迫任務。”張顯良說,探索更多的保護技術和方法,尋找更多的保護途徑,是加強中華鱘物種保護的必由之路。
中華鱘在海洋中生長發育,在江河中產卵繁殖,是一種典型的溯河產卵洄游的魚類。中華鱘主要見于中國黃海、東海大陸架水域和長江,閩江、錢塘江、黃河已基本絕跡,珠江數量也極少。(記者李斌 劉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