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6日,歐洲等國在鐵礦石談判中首先“繳械投降”,這使我國的談判中進入沖刺的臨界點。下一階段雙方之間的籌碼博弈,很可能將決定最終的談判結果。商務部有關專家建議,目前在談判中做好破裂的準備將加大我們的底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員白明在同一天出席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時建議,為了改善我國日后的鐵礦石談判境遇,我國迫切需要改善議價環境,不僅要力爭提高議價的預期收益,而且也要在提高議價破裂時的保留收益與抬高談判對手的議價退出成本上多下功夫,盡可能使我們在大宗能源類商品的供應或尋求上弱化“剛性”,強化“柔性”,加大我們的議價底氣。
我國已經做了一些調整措施來抑制國內旺盛的需求,從印度進口了部分鐵礦石并加大在港口囤積,這些都增加了談判的籌碼。另一方面,部分鋼廠的妥協也給我國帶來很大壓力。“這兩方勢力對搏將會決定我國在談判中到底能否爭取到更低的價格。”他解釋道,無論是需求方四大陣營還是供給方兩國三家,都面臨無米之炊的窘境。但是,此前一輪角逐中,當一家企業采取妥協的時候,同一立場的其他企業就更難占上峰。沒有能夠結成緊密的合作陣營是四大需求國面臨窘境的原因之一。能否抵制談判對手的勢氣。當雙方都有一些米可下炊時,談判的過程“扛”得是誰的國內需求更緊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