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調查監測進入實質階段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國土壤調查監測今年將進一步展開并進入實質性階段。有關專家建議應制訂全國土壤調查綱要;進一步加強市、縣級環境監測部門土壤監測能力建設;制訂統一的評價標準和綜合分析技術方法,統一技術要求,并把經費保障落到實處。
據介紹,目前我國土壤環境監測存在現行標準體系尚不完善,特別是有機污染物沒有參照標準;分析項目中土壤測定方法不夠科學;試點調查農產品樣品數量偏少,且受時間限制;試點監測過程中與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的橫向溝通不夠;土壤調查專項資金支持不到位;監測項目對土壤污染和污染物特性針對性不強;基層環境監測站的能力需要加強等問題。
為此,專家建議,必須保障開展全國土壤環境狀況調查組織、經費、技術、標準和核查等方面的落實,準確掌握全國環境監測能力狀況,技術方案既要達到調查監測的目的,也要兼顧全國監測能力水平不平衡的現狀;明確規定各級環境監測部門在調查中的職責分工和具體工作內容;全國范圍的土壤調查監測重點工作應由市、縣環境監測部門完成;積極開展土壤監測業務培訓,為保質保量完成土壤監測任務提供能力保障;加強土壤分析評價標準研究,制訂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根據我國國土遼闊的特點,開展土壤監測監督檢查,除國家組織專家檢查外,還需要組織各地分片互查,取長補短,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建立土壤信息數據庫,提高調查成果應用效率;增加采樣深度,以更準確地反映土壤污染對農作物的危害,更好地掌握土壤污染與農作物生長的關系,在重污染地域增加土壤采樣。
2005年11月,國家環保總局啟動《全國土壤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專項實施方案》,并組織一省三市開展土壤監測試點工作。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專家介紹,我國現有環境監測站2200個,但開展土壤環境監測的為數不多。土壤環境監測落后的原因一是對土壤污染重視不夠、認識不夠;二是土壤污染監測和治理立法欠缺、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控制指標少,評價較難,土壤與人體之間的物質流動關系較復雜,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制訂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質量標準難度很大,有些指標可以監測但很難評價;三是目前絕大部分環評缺乏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內容;四是國家環保總局于2004年12月發布的《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宣傳落實不到位,有些基層環境監測站至今尚不知有這樣的技術規范。 (丁品)
|